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食作
作者:陆游
贱士穷愁殆万端,
幸随所遇即能安。
乞浆得酒岂嫌薄,
卖马僦船常觉宽。
少壮已辜三釜养,
飘零敢道一袍单。
饭余扪腹吾真足,
苜蓿何妨日满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坦然与自得。虽然我身为卑微的士人,生活贫困,愁苦不断,但有幸遇到的人和事让我心安。乞讨得来的浆水和酒,虽然薄弱,却也不觉得寒酸;卖马租船的经历让我感到宽慰。年轻时曾辜负了三锅饭的养育,漂泊流浪,也不敢说自己衣衫单薄。饭后摸摸肚子,心中其实是满足的,苜蓿菜的丰盛,何妨我每天都能吃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贱士:指卑微的士人,常用于自谦。
- 乞浆:乞讨来饮用的浆水,指代贫困的生活。
- 三釜:指三锅,象征过去的富裕和养活自己。
- 飘零:漂泊不定,形容生活的无常。
- 苜蓿: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这里指代简单的饮食。
典故解析
- 三釜养:源于古代士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作品风格豪放激昂,富有爱国情怀。陆游的生活经历充满坎坷,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个人的失落,使其作品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对食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贫困、心境淡泊之时。此时的陆游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物质匮乏,但内心却逐渐归于平和。
诗歌鉴赏
陆游的《对食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我反思的诗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出诗人贫困的生活状态,却又在艰难的境遇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和内心的满足。诗中“乞浆得酒岂嫌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包容与知足,表明他不以物质的贫乏而感到羞耻,反而能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此处不仅反映了陆游的生活态度,也折射出那一时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自我修养。
“少壮已辜三釜养,飘零敢道一袍单”一句,流露出对自身过往的反思与自省,似乎在言说年少时的辜负与后来的漂泊,而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执着于外在的名利,而是选择了心灵的富足与坦然。最后两句“饭余扪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满盘”更是将这种知足常乐的哲学推向高潮,表现出他对于简单生活的珍惜与满足。
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了一种反差,外在的贫困与内心的富足相辅相成,构成了陆游独特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贱士穷愁殆万端:我这个卑微的士人,生活贫困而愁苦无边。
- 幸随所遇即能安:但我遇到的事物让我能够心安。
- 乞浆得酒岂嫌薄:乞讨得来的浆水和酒,虽然薄弱,但我并不嫌弃。
- 卖马僦船常觉宽:卖马和租船的经历让我感到宽慰。
- 少壮已辜三釜养:年轻时曾辜负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 飘零敢道一袍单:漂泊的生活让我不敢说衣衫单薄。
- 饭余扪腹吾真足:饭后摸摸肚子,发现自己其实很满足。
- 苜蓿何妨日满盘:苜蓿菜的丰盛,何妨我每天都能吃到呢?
修辞手法
本诗以对比和反问为主要修辞手法,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度。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平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知足与内心的安宁,尽管物质匮乏,心灵却可以富足。诗人通过对简单生活的珍惜,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乞浆、酒:象征生活的贫乏与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 马、船:代表流动的生活与生存的艰辛。
- 三釜:象征过去的富裕与对亲情的感念。
- 苜蓿:象征简单生活的满足与自然的馈赠。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陆游在《对食作》中提到的饮食象征是什么?
A. 富裕
B. 贫困
C. 奢华
D. 享乐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乞浆得酒岂嫌薄”表达了作者的__态度。
-
判断题:陆游在诗中表现出对年轻时的懊悔。(对/错)
答案
- B
- 知足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对食作》更侧重于对物质生活的直接体验与感悟,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环境与内心的自然和谐。两者都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反映出各自的生活背景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