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

时间: 2025-01-19 19:57:32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白话文翻译:

雪花纷纷落下,桂花稀疏不再,
乌鸦在啼叫中被弹回巢。
沿着关水骑着驴影,
秦风吹拂,帽子随风而垂。
回到故乡诚然是值得的,但没有印记让我感到悲伤。
你忍心问我,镜子中映出双泪的姿态。

注释:

  • 雪下桂花稀:描绘雪中桂花稀少的景象,象征孤寂。
  • 啼乌被弹归:乌鸦的啼叫与被弹回巢,暗示归乡的无奈。
  • 关水:指边关的河流,强调离别的遥远。
  • 秦风:指古秦地的风,暗示故乡的思念。
  • 无印自堪悲:没有印记,象征失去与悲伤。
  • 卿卿:亲昵的称呼,表达人际间的关切与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关水”与“秦风”,均与边关的历史和文化相关,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追忆。唐代的边塞诗多以此类意象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陕西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奇特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技巧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人生苦闷。

创作背景:

《出城》作于李贺游历之际,诗中蕴含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后,愈发感受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出城》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雪下桂花稀”,以雪的寒冷映衬桂花的稀少,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与凄凉。接着,“啼乌被弹归”中乌鸦的归巢象征着失去的归属感,突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则通过描写边关的景色,展示了诗人遥远的旅程和对家乡的思念。“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回归后的失落感,仿佛即使回到故乡,也难以找到曾经的印记,心中难免悲凉。最后一句“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脆弱,镜中映出的泪水更是无声的悲鸣。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交织,展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敏感和对情感的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下桂花稀:描绘了一个寒冷的雪天,桂花的稀疏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孤独。
  • 啼乌被弹归:乌鸦啼叫,象征着对家园的思念,且“被弹归”暗示着某种无奈。
  • 关水乘驴影:关水边骑驴的身影,表现了诗人的旅程与孤独。
  • 秦风帽带垂:秦地的风吹动帽子,彰显了故乡的气息和对过往的追忆。
  • 入乡诚可重:回到故乡是值得的,但心中却无印记。
  • 无印自堪悲:没有了曾经的印记,感叹失去的悲伤。
  • 卿卿忍相问:亲密的人问起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不忍心让对方担心。
  • 镜中双泪姿:镜中映出的泪水,表现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雪下桂花稀”比喻孤独的状态。
  • 拟人:乌鸦被赋予人性,表现出思乡情感。
  • 对仗:如“关水”与“秦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探索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揭示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孤寂。
  • 桂花:象征美好与思乡。
  • 乌鸦:象征归属与无奈。
  • 关水:象征边关的遥远与思念。
  • 秦风:象征故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下桂花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2. “无印自堪悲”中的“无印”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记忆
    • B. 没有印章
    • C. 没有归属感
  3. 诗中提到的“啼乌”主要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思乡
    • C. 努力

答案:

  1. B. 孤独
  2. C. 没有归属感
  3. B. 思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李贺与王维的诗歌风格,李贺的诗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景色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