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
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白话文翻译:
在芦苇荡中开辟了一个小门,映衬着碧绿的淮水流淌。
不要惊讶于春潮的浩荡,鸥鸟旁边是可以停泊船只的。
注释:
- 苇萧:指芦苇,通常生长在水边,意为清幽的环境。
- 辟户:开辟出一个小门。
- 相映:相互映衬,形容景色的协调。
- 莫讶:不要惊讶。
- 春潮阔:春天的潮水宽广。
- 鸥边:指鸥鸟旁边的水域。
- 可泊舟:可以停靠船只。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君然,号子云,生于晚唐,卒年不详。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在淮水边的芦苇荡中,感受到春日的气息,借自然之景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舒畅。
诗歌鉴赏:
《寄淮上柳十三》是一首描绘春日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芦苇荡和淮水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苇萧中辟户",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仿佛能听到微风拂过芦苇的声音。在这幅春日的画面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还传达出一种安静而悠然的心境。接着,诗人提到“春潮阔”,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洪流奔涌,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激荡的水面也为静谧的景色增添了动感。而最后一句“鸥边可泊舟”,则是对春日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希望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放松心灵、享受生活的愿望。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既有自然的和谐美,又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苇萧中辟户:在芦苇中开辟了一个小口子,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相映绿淮流:芦苇与淮水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莫讶春潮阔:劝告人们不要因为春潮的宽阔而感到惊讶,表达出春天的壮阔。
- 鸥边可泊舟:描绘鸥鸟与水面,暗示着宁静的环境适合停泊小舟,体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潮比作宽广的水面,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气势。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苇萧: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绿淮:代表生机与希望。
- 春潮: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奔放。
- 鸥鸟:象征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苇萧”指什么?
- A. 柳树
- B. 芦苇
- C. 农田
- D. 山林
-
“相映绿淮流”中的“相映”指的是?
- A. 互相照耀
- B. 互相对照
- C. 互相映衬
- D. 互相追逐
-
诗中提到的“春潮阔”主要指什么?
- A. 春天的洪水
- B. 春天的潮水宽广
- C. 春天的风
- D. 春天的阳光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顾况《寄淮上柳十三》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顾况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生机,而张若虚则融入了更多对人生哲思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