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衡门春夜
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
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丛筱轻新暑,孤花占晚春。
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森林下,我不觉得厌倦,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葛巾。
宁愿只看北窗外的明月,心中自比那些上天的帝王。
丛生的竹子轻轻摇曳,孤零零的花儿在晚春中独自绽放。
我想对庄子和他的蝴蝶说,希望你们也能享受这种天真的生活。
注释:
- 不厌:不感到厌倦。
- 晴林下:阳光明媚的森林底下。
- 葛巾:一种用葛麻织成的头巾,古人常用以遮阳或装饰。
- 北窗月:指从北边窗户透入的月光。
- 上皇人:指地位极高、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 丛筱:指丛生的竹子。
- 轻新暑:初夏时节的轻微热气。
- 孤花:孤零零的花朵。
- 占晚春:在春末的季节中独自开放。
- 寄言:寄托言语。
- 庄叟:指庄子,古代哲学家,常以蝴蝶梦的故事著称。
- 得天真:获得一种纯真、自然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722年-约789年),字仲明,号山人,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咏物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衡门春夜》创作于春夜,诗人身处山林,感受自然的宁静和美好,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衡门春夜》呈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夜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描绘了一种在林间享受微风的轻松状态,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接下来的“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自我认同,虽然身处自然之中,却心怀帝王之志,体现了他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第三、四句通过描写丛生的竹子和孤独的花朵,进一步渲染出春晚的气氛,表现出一种对孤独之美的欣赏。最后一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更是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升华至哲学层面,借庄子的典故提醒人们珍视那种纯真无邪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描写,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与追求,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厌晴林下:在阳光明媚的树林底下,我并不感到厌倦。
- 微风度葛巾: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葛巾,带来清凉。
- 宁唯北窗月:我宁愿只看北窗外的明月。
- 自谓上皇人:心中自比那些享受荣华富贵的上天帝王。
- 丛筱轻新暑:丛生的竹子轻轻摇曳,感受到初夏的气息。
- 孤花占晚春:孤零的花儿在晚春时节独自绽放。
- 寄言庄叟蝶:我想对庄子和他的蝴蝶说。
- 与尔得天真:希望你们也能享受这种天真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己的心境比作“上皇人”,表达对自由和高尚生活的向往。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如“丛筱轻新暑”,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春夜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哲学思考,强调了人应当保持纯真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晴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北窗月:象征心灵的明亮与向往。
- 丛筱:代表生命的顽强与生机。
- 孤花:象征孤独之美与独特的存在。
- 庄叟蝶:代表哲学思想与对生命的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 A. 不厌晴林下
- B. 孤花占晚春
- C. 宁唯北窗月
-
“寄言庄叟蝶”中的“庄叟”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 A. 孟子
- B. 庄子
- C. 老子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描绘
- C.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突出的是山水的空灵和诗人的内心宁静。
- 李白的《夜泊牛头》则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风格上较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