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时间: 2025-01-06 08:51:46意思解释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作者: 钱起 〔唐代〕
原文展示:
芳岁归人嗟转蓬,
含情回首灞陵东。
蛾眉不入秦台镜,
鹢羽还惊宋国风。
世事悠扬春梦里,
年光寂寞旅愁中。
劝君稍尽离筵酒,
千里佳期难再同。
白话文翻译:
芳草鲜美的季节里,归来的人叹息如同漂泊的蓬草,
含情地回头望着灞陵的东边。
美丽的蛾眉再也无法映入秦台的镜中,
轻盈的鹢羽依旧惊动宋国的风情。
世事如春梦般悠扬,
时光在寂寞的旅愁中流逝。
劝你再稍微喝尽离别的酒,
千里之外的相聚难以重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岁: 美好的春夏季节。
- 转蓬: 形容漂泊不定,像蓬草一样随风而转。
- 灞陵: 地名,指灞河边的陵墓。
- 蛾眉: 指美人,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蛾翅般细长。
- 秦台: 指古代秦国的台榭,常用来比喻美女的容颜。
- 鹢羽: 指一种鸟,象征轻盈和自由。
- 宋国风: 可能指宋国的风俗或文化。
- 离筵酒: 离别时的酒席,象征离愁别绪。
- 佳期: 美好的相聚时光。
典故解析:
- 秦台镜: 典出《古诗十九首》,是古代美人照镜的象征,代表失去的美好。
- 宋国风: 隐喻古代文化的繁盛与消亡,表现对过去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其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结合,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之际,体现了离别时的愁绪和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反映出唐代士人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以“芳岁”和“转蓬”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人们漂泊的心情,接着通过“含情回首”展现了对故地的眷恋。蛾眉和秦台镜的对比,传达了美好的容颜与失去的无奈,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更是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推向高潮。
最后两句劝酒,既是对友人的挽留,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表达了“千里佳期难再同”的深切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岁归人嗟转蓬: “芳岁”指春夏之美好时光,归人如转蓬般漂泊,感叹人生的无常。
- 含情回首灞陵东: 回首故地,怀念往日美好,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
- 蛾眉不入秦台镜: 美人的容颜无法再映入镜中,暗示美好已逝。
- 鹢羽还惊宋国风: 轻盈的鹢羽象征着自由与文化的失落。
- 世事悠扬春梦里: 描述世事如春梦般虚幻,难以把握。
- 年光寂寞旅愁中: 年华在孤独的旅途中悄然流逝。
- 劝君稍尽离筵酒: 劝好友再多饮几杯,表达对离别的挽留。
- 千里佳期难再同: 预示着未来相聚的渺茫,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例如“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世事悠扬”赋予了世事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渺茫,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岁: 象征青春与美好。
- 转蓬: 象征漂泊与无定。
- 蛾眉: 象征美好与失落。
- 秦台镜: 象征容颜与回忆。
- 鹢羽: 象征自由与文化的流失。
- 离筵酒: 象征离别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芳岁”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冬季
B. 春夏
C. 秋季 -
“蛾眉不入秦台镜”中的“秦台”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美好时光
C. 失去的美丽 -
诗中“千里佳期难再同”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重聚
B. 对未来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 李白的《送友人》与钱起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钱起则更加细腻地描绘离愁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赏析》
这些书籍可为深入理解唐代诗歌提供更丰富的背景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