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园赏芍药得寒字》

时间: 2025-01-17 10:40:51

浅白深红开合欢,丝丝香雨昼难干。

直须一日三百盏,无那东风十二栏。

水上新传锦字艳,楼头长怨玉箫寒。

可怜春色随花尽,留兴还应带月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浅白深红开合欢,丝丝香雨昼难干。
直须一日三百盏,无那东风十二栏。
水上新传锦字艳,楼头长怨玉箫寒。
可怜春色随花尽,留兴还应带月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花朵有浅白和深红两种色彩,花香如雨丝般飘散,白昼的阳光难以将它们的香气蒸发掉。应该要在一天之内欣赏三百盏花灯,怎奈东风已过,十二根花栏已无情。水面上新传来锦字的鲜艳,楼头却因玉箫的寒音而长叹。可惜春色随着花朵的凋零而尽,留待我们再带着月亮去欣赏。

注释

  • 合欢:即合欢花,象征着温柔和美好。
  • 香雨:比喻花香如细雨般飘散,形容香气四溢。
  • 三百盏:暗指灯笼,表现出要尽情享受花的美丽。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玉箫:用玉制成的箫,象征高雅、清冷的音乐。
  • 留兴:指留下的兴致,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姬水,明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以花草树木来寄托个人的感受和情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夏之交,诗人在赏花时感受到花的美丽与短暂,因此产生了对春色和美好事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芍药花的美丽和春天的短暂。诗中“浅白深红开合欢”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花的形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接着,诗人通过“丝丝香雨昼难干”进一步加深了花的芬芳意象,表现出春天的柔美与温暖。同时,“直须一日三百盏”则表达了对花的欣赏之情,反映出诗人希望在短暂的春光中尽情享受美好事物的愿望。

然而,随着“无那东风十二栏”的出现,诗情开始转向凄凉。东风虽为春风,但此时却似乎带走了美好的花朵,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短暂。诗人在此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哀愁,随着“可怜春色随花尽”,花的凋零也暗示着春色的消逝,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在美的欣赏与时间流逝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在最后一句“留兴还应带月看”中,则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尽管春天的美好即将逝去,但仍希望能在月光下继续领略生活中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浅白深红开合欢:描绘了芍药花的颜色,象征着春天的活力。
  2. 丝丝香雨昼难干:花香如雨,形容香气的浓郁与持久。
  3. 直须一日三百盏:渴望在一天中尽情欣赏花的美丽。
  4. 无那东风十二栏:春风已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流逝。
  5. 水上新传锦字艳:水面上的锦字映衬出花的鲜艳。
  6. 楼头长怨玉箫寒:楼头的音乐令人感到寒意,增添了感伤。
  7. 可怜春色随花尽:春天的美丽随着花的凋零而结束。
  8. 留兴还应带月看:期待未来的美好,即使春天已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雨丝,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浅白深红”“直须一日三百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的香气和音乐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短暂的春光中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芍药: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东风:象征春天,亦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月亮: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浅白深红”描述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芍药
    • C. 菊花
  2. “无那东风”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诗人希望在何种情况下继续欣赏春天的美?

    • A. 与友人共赏
    • B. 带着月光
    • C. 在夜晚

答案

  1. B. 芍药
  2. B. 春天
  3. B. 带着月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 by 朱熹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日偶成》: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虽同样表现春天,但更侧重于景物的描绘。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的主题下,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