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
单衣迎犯晓风清,
斗柄回南月尚明。
柳密行人看不见,
轮蹄相属但闻声。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的十五日,我在建隆桥上朝拜时,穿着单薄的衣衫迎接清晨的微风。斗柄指向南方,天上的月亮依然明亮。密密的柳树遮挡了行人的身影,只有车轮的声响彼此交织。
注释:
- 单衣:指薄衣,表示天气较为寒冷但已能穿着轻便的衣服。
- 斗柄:指斗杓的把手,古代用来指代天上的星斗位置。
- 回南:斗柄指向南方,表示时间约在早晨。
- 柳密:形容柳树繁茂,遮挡视线。
- 轮蹄相属:形容马车的轮子彼此相连,发出声响。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斗柄回南”可以联系到古代天文学与农历,斗柄的位置变化常被用来指代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时间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浩,字君谦,号惟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二月的朝拜,可能是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诗人在桥上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人间的喧嚣,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清晨场景。开头“单衣迎犯晓风清”,透出一种清新而略显寒意的早晨气息,诗人虽身着单衣,但仍然能感受到晨风的凉爽,展现了春天的来临。接着“斗柄回南月尚明”,用天文现象与月亮的明亮描绘了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恬静的氛围。然后“柳密行人看不见”,通过柳树的繁茂遮挡了行人的身影,暗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渺小。最后一句“轮蹄相属但闻声”,则在宁静中加入了城市生活的气息,车轮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沉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单衣迎犯晓风清:身着单薄衣衫,迎接清晨微风,透露出早春的气息和诗人的清新心境。
- 斗柄回南月尚明:斗柄指向南方,暗示时间流逝,月亮依旧明亮,表现了清晨的宁静。
- 柳密行人看不见:柳树繁茂,遮挡了行人的身影,表现出自然的遮蔽与人类的渺小。
- 轮蹄相属但闻声:车轮声响传来,说明周围的生活依然在继续,与自然的静谧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单衣迎犯晓风清”与“斗柄回南月尚明”,整齐而有节奏感。
- 意象:柳树、轮蹄等意象交织,勾勒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思考生活与自然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忙世俗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单衣:象征春天的来临,表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斗柄:暗示时间的流逝,连接天文与日常生活。
- 柳密:象征自然的繁茂与生命力,亦表现人对自然的依赖。
- 轮蹄:象征人类活动,反映城市生活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斗柄”指的是哪个方向?
- A) 东
- B) 南
- C) 西
- D) 北
-
诗中使用的“单衣”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夏季的炎热
- B) 春季的清凉
- C) 秋天的萧瑟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B) 南
- B) 春季的清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邹浩的《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和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邹浩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而孟浩然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邹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