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时间: 2025-01-17 09:27: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
高叔嗣 〔明代〕
厌事尝疑抛县印,
之官又见向儒宫。
城临沱水新桥在,
路绕恒山旧驿通。
乍到士人应认姓,
试询父客几成翁。
经中更废蓼莪讲,
坐处青毡恨颇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永和钧改任真定学的祝贺与惜别之情。作者曾经厌倦官场生活,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放弃这份县印,而如今又见他走进了书院。真定的城镇靠近沱水,新的桥梁已经修好,通往恒山的旧驿站依然存在。初到这里的士人应该能认出你的姓氏,不妨向你父亲的朋友询问一下。如今经书的讲授已被废弃,而我坐在青毡之上,心中感到的遗憾与痛苦是如此相似。
注释
- 县印:指地方官的印章,象征着官职。
- 儒宫:书院或孔庙之类的学习场所。
- 沱水:地名,在今河北省一带。
- 恒山:指恒山古驿站,连接各地的交通要道。
- 士人:指读书人,知识分子。
- 蓼莪:古代书籍,讲述的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家庭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叔嗣,明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精通诗词,注重诗歌的情感表现与意境营造。其作品往往关注社会与人情,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陈永和钧改任真定学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与对仕途的思考。在明代,士人对官场的看法逐渐产生变化,许多诗人开始反思仕途与学问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有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写出作者的矛盾心理,既想逃避官场的纷扰,又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在描绘真定的自然环境时,诗人通过“城临沱水新桥在,路绕恒山旧驿通”的描写,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图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逸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对朋友身份的认同与对旧时光的怀念,尤其是“经中更废蓼莪讲”,不仅表达了对教育现状的失望,也隐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厌事尝疑抛县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想要放弃官职的想法。
- 之官又见向儒宫:虽然厌倦,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官职和书院的生活。
- 城临沱水新桥在:描绘真定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新的开始的感觉。
- 路绕恒山旧驿通:提到旧驿站,代表着历史与传统的延续。
- 乍到士人应认姓:暗示新环境中,士人们之间的联系与认同。
- 试询父客几成翁:提及互相询问,增添了人情的温暖。
- 经中更废蓼莪讲: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遗憾与失落。
- 坐处青毡恨颇同:表达了对过去的共鸣与对现状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桥在,旧驿通”,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如“青毡”,象征着诗人对学问与知识的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祝福与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表现出对官场与学术理想的矛盾心态,传达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现代教育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县印:象征官职权利。
- 儒宫:象征学术与文化的殿堂。
- 沱水:象征静谧与自然。
- 青毡:象征学习与思考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县印”指的是什么?
- A. 官职的标志
- B. 书籍的印刷
- C. 地名
-
“蓼莪”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传统教育
- C. 一种情感
-
诗人对真定的自然环境有什么感受?
- A. 忧伤
- B. 宁静
- C. 烦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而《登鹳雀楼》则体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高叔嗣的诗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而王之涣则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成就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年谱》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