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含桃初作花,畏恐傍人见。
今日食含桃,空条谁复盼。
白话文翻译:
含桃刚开花,怕被旁人看到。
今天吃了含桃,空枝谁还在盼望。
注释:
- 含桃: 指桃树上开始开花的桃子,象征着即将结果的希望。
- 畏恐: 担心、害怕。
- 傍人见: 被旁人看到,表示对隐私或个人情感的顾虑。
- 今日食含桃: 今天品尝刚开花的桃子,表达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 空条: 指桃树上没有果实的枝条,象征失去的希望。
- 复盼: 再次期待,表示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公元1580年-1640年),字约之,号慎行,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笔触细腻,风格清新,常以小品诗见长。他生活在明末,目睹了社会动荡,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生长和桃子的食用,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桃花的含苞待放与空枝无果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子夜夏歌二首》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桃花的初绽,暗示了生命的开始和对美好的渴望。桃花的含苞待放象征着希望与未来,但“畏恐傍人见”则揭示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敏感和对隐私的珍视。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饱含了人性的复杂。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对当下的思考,今天虽然可以享受桃子的美味,然而“空条谁复盼”则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桃子虽好,但空枝无果,却是在告诫读者:即使当下的美好,未来也可能会因失去而变得苍白。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轻盈的外表下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含桃初作花: 说明桃花开始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延续。
- 畏恐傍人见: 表达了诗人对私密情感的顾忌,内心渴望与外界的隔离。
- 今日食含桃: 享受当下的生活,体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空条谁复盼: 反思未来,暗示着即便现在有快乐,但未来的失落也在提醒着人们。
修辞手法:
- 比喻: “含桃”及“空条”通过桃花与空枝的对比,传达了丰盈与失落的感受。
- 拟人: 将桃花赋予生命感,使其成为情感的载体,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生命的希望与失落、当下的享受与未来的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歌的情感基调在轻盈与沉重之间摇摆,展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空条: 代表失去与无望,体现生命过程中的遗憾与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含桃初作花”中的“含桃”指什么?
A. 桃树上的果实
B. 桃花刚开
C. 桃树的根部 -
诗中“畏恐傍人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信
B. 迷惘
C. 对隐私的珍视 -
诗的最后一句“空条谁复盼”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对失去的感慨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孤独,而于慎行的《子夜夏歌》则通过桃花的意象传达了对时间无常的思索。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李白的豪放与于慎行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