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怀友 徐玑 〔宋代〕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白话文翻译:
台阶下的流水静静流淌,孤独的夜晚我得以自由自在。 月亮升起,树林仿佛即将迎来黎明,雨后的夜晚却像秋天一样凉爽。 远远地思念着荷花盛开的池塘,谁在吟唱着杜若草丛中的小洲? 美好的夜晚恐怕难以入梦,若能入梦,愿与你一同遨游。
注释:
- 阶除:台阶。
- 孤眠:独自睡眠。
- 月生:月亮升起。
- 林欲晓:树林似乎即将迎来黎明。
- 杜若:一种香草,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好。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俱游:一同遨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080-1148),字子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诗。此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夜晚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夏夜,诗人独自一人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静谧的自然景象,如流水、月光、雨后的夜晚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诗中“孤眠得自由”一句,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自由感受。后两句通过对荷花浦和杜若洲的远忆,增添了一丝浪漫和遐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水阶除静”:描绘了台阶下流水静静流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孤眠得自由”: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自由感受。
- “月生林欲晓”:月亮升起,树林仿佛即将迎来黎明,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 “雨过夜如秋”:雨后的夜晚凉爽如秋,增强了夜晚的宁静和舒适感。
- “远忆荷花浦”:通过对荷花浦的远忆,增添了一丝浪漫和遐想。
- “谁吟杜若洲?”:谁在吟唱着杜若草丛中的小洲,引发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良宵恐无梦”:美好的夜晚恐怕难以入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有梦即俱游”:若能入梦,愿与你一同遨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雨过夜如秋”将雨后的夜晚比作秋天,增强了夜晚的凉爽感。
- 拟人:“月生林欲晓”将月亮升起比作树林即将迎来黎明,增添了神秘感。
- 对仗:“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中的“静”与“自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夜晚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流水:象征着宁静和流动。
- 月亮: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雨后的夜晚:象征着凉爽和宁静。
- 荷花浦:象征着美好和浪漫。
- 杜若洲:象征着美好和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眠得自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孤独 B. 自由 C. 宁静 D. 渴望
- “月生林欲晓”中的“欲晓”意味着什么? A. 即将天亮 B. 月亮升起 C. 树林安静 D. 夜晚结束
- “雨过夜如秋”中的“如秋”比喻了什么? A. 夜晚的凉爽 B. 秋天的景色 C. 雨后的宁静 D. 夜晚的结束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与本诗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徐玑的《夏日怀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徐玑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和宁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