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马公岭》

时间: 2025-01-06 11:32:41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

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

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

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泊马公岭 徐玑 〔宋代〕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 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 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 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将船系好,漫步在平坦的沙滩上,傍晚时分,船停泊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下的第一户人家。 新鲜的蔬菜上沾满了野外的露水,我随即编织篱笆,上面还带着山花的香气。 门前正对着一座小巧的青山,屋后斜斜地流来一条白色的溪水。 可爱的山中老人无所事事,在藤墙的西侧看着蜜蜂忙碌的场景。

注释

  • 维舟:系船。
  • 拂晓:清晨。
  • 步平沙:在平坦的沙滩上散步。
  • 云根:云雾缭绕的山脚。
  • 旋编篱落:随即编织篱笆。
  • 山花:山中的野花。
  • 青峰小:小巧的青山。
  • 白水斜:斜斜地流来的白色溪水。
  • 山翁:山中的老人。
  • 蜂衙:蜜蜂的忙碌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约1160-1220),字元直,号东篱,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徐璜并称“徐氏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泊船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泊船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维舟拂晓步平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清晨的闲适心情,又展现了山中清晨的宁静美。“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则进一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朴素与美好。“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则以山中老人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维舟拂晓步平沙:清晨,诗人将船系好,漫步在平坦的沙滩上,表达了诗人清晨的闲适心情。
  2. 晚泊云根第一家:傍晚时分,船停泊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下的第一户人家,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朴素。
  3. 新取菜蔬沾野露:新鲜的蔬菜上沾满了野外的露水,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朴素与美好。
  4. 旋编篱落带山花:诗人随即编织篱笆,上面还带着山花的香气,展现了山中生活的自然与和谐。
  5. 门前相对青峰小:门前正对着一座小巧的青山,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6. 屋后流来白水斜:屋后斜斜地流来一条白色的溪水,增添了山中生活的宁静美。
  7. 可爱山翁无一事:可爱的山中老人无所事事,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8. 藤墙西畔看蜂衙:在藤墙的西侧看着蜜蜂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悠闲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新取菜蔬沾野露”中的“沾”字,赋予了菜蔬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 对仗:如“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沙:平坦的沙滩,象征着宁静与闲适。
  • 云根:云雾缭绕的山脚,象征着山中的神秘与宁静。
  • 野露:野外的露水,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纯净。
  • 山花:山中的野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青峰:小巧的青山,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白水:斜斜地流来的白色溪水,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蜂衙:蜜蜂的忙碌场景,象征着山中生活的悠闲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维舟拂晓步平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愁 B. 闲适 C. 激动 D. 悲伤
  2. “新取菜蔬沾野露”中的“沾”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3. 诗中“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都市 B. 宁静生活 C. 战争胜利 D. 功名利禄

答案

  1. B. 闲适
  2. B. 拟人
  3. B. 宁静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照的《山中即事》: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徐玑的《泊马公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但徐玑的诗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作的详细鉴赏,有助于理解徐玑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