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闻檐葡香》

时间: 2025-01-06 04:14:35

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

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

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

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桥上闻檐葡香 赵蕃 〔宋代〕

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 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 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 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

白话文翻译:

曾听说檐葡林,自然就是佛的世界。 哪里来的香气如此浓郁,飘扬自在。 如果不是山中的精灵,有意展现奇异。 在这里验证香气的庄严,通途无碍。

注释:

  • 檐葡林:指佛寺中的林木,檐葡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
  • 佛世界:佛教中的理想世界,指清净、庄严的地方。
  • 郁若风:形容香气浓郁如风。
  • 飘飖:飘扬,自在地飘动。
  • 山之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 作意:有意,特意。
  • 香严:庄严的香气,指香气纯净、庄严。
  • 通途盖亡碍:通途无碍,指香气传播无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诗可能是在游览佛寺时,闻到檐葡的香气,有所感悟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游览佛寺时,闻到檐葡的香气,感受到佛世界的清净与庄严,从而引发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檐葡香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奇观的赞叹。诗中“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一句,直接点明了佛寺的清净与庄严,而“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则进一步以香气为媒介,描绘了佛世界的自在与超脱。后两句“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香气的庄严与传播的无碍,体现了诗人对佛世界与自然奇观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诗人曾听说檐葡林是佛的世界,这里直接点明了佛寺的清净与庄严。
  2. “何许郁若风,飘飖能自在”:哪里来的香气如此浓郁,飘扬自在,形容香气如风,自在飘扬。
  3. “不然山之灵,作意现奇怪”:如果不是山中的精灵,有意展现奇异,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香气的奇异与不凡。
  4. “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在这里验证香气的庄严,通途无碍,体现了诗人对佛世界与自然奇观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郁若风”比喻香气浓郁如风。
  • 拟人:“山之灵,作意现奇怪”将山中的精灵拟人化,有意展现奇异。
  • 对仗:“曾闻檐葡林,自是佛世界”与“于此证香严,通途盖亡碍”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佛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奇观的赞叹,通过香气这一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与庄严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檐葡林:佛寺中的林木,象征清净与庄严。
  • 郁若风:形容香气浓郁如风,象征自在与超脱。
  • 山之灵:山中的精灵或神灵,象征奇异与不凡。
  • 香严:庄严的香气,象征清净与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葡林”指的是什么? A. 佛寺中的林木 B. 山中的林木 C. 城市中的林木 D. 花园中的林木

  2. “郁若风”形容的是什么? A. 风 B. 香气 C. 声音 D. 光

  3. “山之灵”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奇异与不凡 B. 平凡与普通 C. 清净与庄严 D. 自在与超脱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通过描绘山中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叹。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赵蕃的《桥上闻檐葡香》:两者都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王维的诗更注重静谧与禅意,而赵蕃的诗则更注重香气与庄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与创作背景。
  • 《佛教文化与文学》:探讨佛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诗中的佛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