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

时间: 2024-12-29 18:37:08

司谏幽栖地,空门岁月深。

泉台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

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
作者: 杨慎 〔明代〕

司谏幽栖地,空门岁月深。
泉台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
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修道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司谏的隐居之所,岁月悠悠,空灵的寺庙里,古老的泉台下掩埋着美好的记忆。这里的灵气和仙音仿佛隔绝了尘世。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不禁叹息,曾经的吟咏在岁月中消失。此时,风中带着寂寞,松柏林立,显得愈加萧条。


注释:

  • 司谏:指的是古代官职,负责谏言的官员,寓意深远。
  • 幽栖地:幽静的栖息之地。
  • 空门:指佛教寺院,象征着超脱世俗的清净。
  • 泉台:泉水的台子,象征自然之美。
  • 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指代曾经的辉煌。
  • 灵境:灵异的地方,通常指修道或仙境。
  • 逝水:流逝的时间,象征着岁月无情。
  • 九吟:指古代的诗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的作品。
  • 风徽:风的标志,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萧森:松柏树木,形容环境的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散文。杨慎一生经历了明代的兴衰,其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杨慎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反思期,时局动荡,个人境遇艰难,诗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杨慎的《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以清幽的寺院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即以“司谏幽栖地”引入,暗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对于曾经的光辉岁月,诗人以“泉台埋玉树”描绘出一种美好而又渐行渐远的景象,仿佛在叹息一段逝去的时光。

接着,诗人以“逝水兴三叹”来表达内心的感伤,流逝的时间如同三声叹息,显示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游山废九吟”则描绘出诗人在此地游历时的无奈与失落,曾经的吟唱已然被岁月遗忘,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怀念与追思。

最后两句“风徽何寂寞,松柏自萧森”将情感推向高潮,孤寂的风与萧条的松柏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司谏幽栖地:指席司谏曾隐居的地方,幽静而深邃。
  2. 空门岁月深:空门指寺院,岁月悠长而深厚。
  3. 泉台埋玉树:泉水之台埋藏着美好的事物,象征记忆的珍贵。
  4. 灵境閟仙音:灵异的境地隔绝了仙音,表明世俗的喧嚣与幽静的对比。
  5. 逝水兴三叹:流逝的水引发三声叹息,表现时间的无情。
  6. 游山废九吟:游山时的吟唱已然被遗忘,反映了创作的失落。
  7. 风徽何寂寞:风中带着寂寞,表现了内心的孤独。
  8. 松柏自萧森:松柏自生萧条,象征环境的冷清与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逝的水,增强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 拟人: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逝水兴三叹,游山废九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灵泉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净与灵气。
  • 松柏:象征坚韧与孤寂。
  • :象征无形的情感,带有寂寞的意味。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泉水常被视为智慧与灵性的源泉,松柏则象征长寿与坚韧,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逝水兴三叹”中的“逝水”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流逝的时间
    C. 泉水
    D. 细雨

  3. 诗中提到的“空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学校
    B. 寺庙
    C. 家庭
    D. 酒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但更注重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则通过登高的视角,表现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情感更加激烈。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杨慎与明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