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章门外路,散策喜凉天。
雨涨青蛙水,秋成白鹤田。
林塘闻牧笛,墟里起炊烟。
欲问沧洲趣,沧洲趣不传。
白话文翻译:
在平章的门外小路上,悠闲地散步,享受这凉爽的天气。
大雨过后,青蛙在水中欢叫,秋天已到,稻田里白鹤成群。
林塘边传来牧羊的笛声,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
想要询问沧洲的趣味,却发现沧洲的趣味难以言传。
注释:
- 平章:指的是一位官员的称号,这里可能指代诗人所在的地方。
- 散策:闲散地散步。
- 青蛙水:青蛙在水中鸣叫的声音,水因雨水而上涨。
- 白鹤田:秋天稻田中白鹤聚集的情景。
- 牧笛:牧羊人吹奏的笛子,代表田园生活的宁静。
- 炊烟:表示村落中生活的气息和温暖。
- 沧洲:指传说中的一个地方,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趣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之,号升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善于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诗人在平章门外游玩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借此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表达对生活乐趣的思考。
诗歌鉴赏:
《观刈稻纪谚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场景。开头两句“平章门外路,散策喜凉天”,诗人漫步在门外的小路上,感受着凉爽的秋天,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接着“雨涨青蛙水,秋成白鹤田”,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观,青蛙在水中欢叫,而稻田中则聚集了白鹤,生动地表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后两句“林塘闻牧笛,墟里起炊烟”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生活气息,牧笛声与炊烟的升起,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田园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最后一句“欲问沧洲趣,沧洲趣不传”则引发思考,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理想与趣味的追求,但又感到这些趣味是难以言传的,隐含了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又蕴含着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章门外路: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暗示着官场的背景。
- 散策喜凉天:表现诗人悠闲的心情,享受自然的凉爽。
- 雨涨青蛙水:雨水使得水位上涨,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秋成白鹤田:秋天的到来使得稻田中白鹤成群,象征着丰收。
- 林塘闻牧笛:描写乡村生活的宁静,牧笛声给人以安逸之感。
- 墟里起炊烟:生动展现村庄生活的气息,温暖而熟悉。
- 欲问沧洲趣: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沧洲趣不传:理想的美好难以言传,隐含诗人对理想的追寻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蛙水”与“白鹤田”,将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 拟人:青蛙的鸣叫被赋予生命,体现了自然的活力。
- 对仗:如“散策喜凉天”和“林塘闻牧笛”,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整体表现了一种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生活的心境,同时也隐含着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青蛙:象征着生机与自然的声音,代表秋天的来临。
- 白鹤:象征着高洁与宁静,反映了丰收的景象。
- 牧笛: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恬淡。
- 炊烟:代表着人间的温暖与家庭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蛙水”主要是指什么?
- A. 青蛙的栖息地
- B. 青蛙在水中鸣叫的声音
- C. 青蛙的食物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秋天的气息?
- A. 雨水和白鹤
- B. 牧笛和炊烟
- C. 以上都是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不满
-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慎的《观刈稻纪谚 其一》更为侧重于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描写,前者表达的是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展现了宁静与丰收的喜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杨慎与明代文化》
- 《诗词鉴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