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日澹秋容,游云忽自重。斜披四五树,乱点两三峰。马顾横桥水,僧归别路松。岩深不见寺,烟里忽闻钟。
白话文翻译:
夕阳淡淡地映照着秋天的景色,飘动的云朵突然显得沉重。斜阳照在四五棵树上,斑驳的光影点缀着两三座山峰。马儿回头看着横跨在桥上的水流,僧人归途经过别路上的松树。岩石深处看不见寺庙,却在烟雾中突然听到钟声。
注释:
- 澹:淡淡地。
- 秋容:秋天的景色。
- 游云:飘动的云朵。
- 斜披:斜阳照在。
- 乱点:斑驳的光影。
- 马顾:马儿回头看。
- 横桥水:横跨在桥上的水流。
- 僧归:僧人归途。
- 别路松:别路上的松树。
- 岩深:岩石深处。
- 烟里:烟雾中。
- 忽闻钟:突然听到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在文学上主张“性灵说”,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和情感。袁宏道的诗歌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傍晚所见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含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宁静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落日澹秋容”即点明了时间和季节,夕阳的淡淡光辉映照着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远的氛围。接下来的“游云忽自重”则通过云朵的沉重感,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诗中的“斜披四五树,乱点两三峰”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叠加,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和具体。而“马顾横桥水,僧归别路松”则通过动物和人物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最后两句“岩深不见寺,烟里忽闻钟”则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富有层次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澹秋容”:夕阳淡淡地映照着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远的氛围。
- “游云忽自重”:飘动的云朵突然显得沉重,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 “斜披四五树”:斜阳照在四五棵树上,斑驳的光影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和具体。
- “乱点两三峰”:斑驳的光影点缀着两三座山峰,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马顾横桥水”:马儿回头看着横跨在桥上的水流,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 “僧归别路松”:僧人归途经过别路上的松树,增添了画面的情感色彩。
- “岩深不见寺”:岩石深处看不见寺庙,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
- “烟里忽闻钟”:在烟雾中突然听到钟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富有层次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斜披四五树,乱点两三峰”中的“四五”与“两三”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意象叠加:通过多个意象的叠加,如“落日”、“游云”、“树”、“峰”、“马”、“僧”、“岩”、“寺”、“烟”、“钟”,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 拟人:如“游云忽自重”中的“忽自重”赋予云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动态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情感含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宁静感受。
意象分析:
- 落日:象征着黄昏和宁静。
- 游云:象征着变化和动态。
- 树:象征着生命和稳定。
- 峰: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马:象征着自由和动态。
- 僧: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岩:象征着深邃和神秘。
- 寺:象征着宁静和宗教。
- 烟:象征着朦胧和神秘。
- 钟:象征着宁静和宗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落日澹秋容”中的“澹”是什么意思? A. 淡淡地 B. 浓烈地 C. 快速地 D. 缓慢地
- 诗中的“游云忽自重”中的“忽自重”是什么意思? A. 突然变得轻 B. 突然变得重 C. 突然消失 D. 突然出现
- 诗中的“斜披四五树”中的“斜披”是什么意思? A. 斜阳照在 B. 斜着披上 C. 斜着砍下 D. 斜着移动
- 诗中的“乱点两三峰”中的“乱点”是什么意思? A. 混乱地点 B. 斑驳的光影 C. 随意地点 D. 有序地点
- 诗中的“马顾横桥水”中的“马顾”是什么意思? A. 马儿回头看 B. 马儿向前看 C. 马儿奔跑 D. 马儿停止
- 诗中的“僧归别路松”中的“僧归”是什么意思? A. 僧人离开 B. 僧人归途 C. 僧人停留 D. 僧人出发
- 诗中的“岩深不见寺”中的“岩深”是什么意思? A. 岩石浅处 B. 岩石深处 C. 岩石表面 D. 岩石顶部
- 诗中的“烟里忽闻钟”中的“忽闻钟”是什么意思? A. 突然听到钟声 B. 突然停止钟声 C. 突然看到钟 D. 突然触摸钟
答案:
- A 2. B 3. A 4. B 5. A 6. B 7. B 8.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秋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袁宏道的《书所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但袁宏道的诗更加注重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含蓄表达,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哲理的思考。
- 袁宏道的《书所见》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秋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袁宏道的诗更加注重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宏道诗集》:收录了袁宏道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 《中国文学史》:介绍了袁宏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了解其诗歌创作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