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06 12:48: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雨过山明,烟生川媚,
佳人初把罗衫试。
玉骢嘶入柳阴中,
濛濛淡日蒸花气。
帘幕低垂,阑干独倚,
一池春浪鱼鳞起。
暮寒寂寞掩重门,
怕人问道归期未。
白话文翻译:
雨过之后,山色明丽,烟雾缭绕的河川显得妩媚动人。佳人初试新罗衫,玉骢马在柳阴下嘶鸣,淡淡的阳光照耀着,蒸腾着花香。帘幕低垂,我倚着阑干,眼前是一池春水,波浪轻轻荡起,鱼鳞闪烁。傍晚时分,寒气袭来,门紧闭着,心中惧怕有人问我归来的时间尚未确定。
注释:
- 罗衫:轻薄的衣服,通常指女子的服饰。
- 玉骢:指一种优良的马,通常用来形容骏马。
- 柳阴:柳树的阴影,象征着温柔和春天的气息。
- 帘幕:窗帘,指家庭的隐私和内心的封闭。
- 鱼鳞起:水面波动,鱼鳞闪烁,描绘春水的生动。
典故解析: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诗中所描绘的春日景象与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春天主题相呼应,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静斋,元代末年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末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渴望,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作,开篇以“雨过山明,烟生川媚”展现出雨后清新的自然风貌,山青水秀,仿佛一幅生动画卷。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描写,拉开了整首词的序幕。接着提到“佳人初把罗衫试”,不仅描绘了美人的优雅姿态,更隐喻了青春的活力与美好。同时,玉骢马的嘶鸣与淡日的光辉交织,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
随着诗句的发展,“帘幕低垂,阑干独倚”则刻画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享受着春日的美好,却又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最后“怕人问道归期未”更是将内心的彷徨与不安推向高潮,表达出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同时也渗透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过山明,烟生川媚”:雨水过后,山色清晰,河川弥漫着烟雾,显得十分妩媚。
- “佳人初把罗衫试”:美丽的女子正在试穿轻薄的衣衫,展现出春日的生机。
- “玉骢嘶入柳阴中”:骏马在柳树阴下嘶鸣,象征着活力与自由。
- “濛濛淡日蒸花气”:微弱的阳光蒸发着花香,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 “帘幕低垂,阑干独倚”:窗帘低垂,诗人独自在栏杆旁倚靠,流露出孤独的情感。
- “一池春浪鱼鳞起”:春水荡漾,鱼鳞闪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暮寒寂寞掩重门”:傍晚的寒气笼罩着,门紧闭,内心的寂寞愈发明显。
- “怕人问道归期未”:心中惧怕他人询问自己归来的时间未定,暗含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生川媚”,“佳人初把罗衫试”带有拟人化色彩,让自然与人相互辉映。
- 对仗:如“帘幕低垂,阑干独倚”,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同时又流露出对孤独与未来不确定的思考,情感复杂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洗净与新生,预示着希望。
- 山:代表稳重与永恒。
- 佳人:象征青春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玉骢:代表自由与活力,暗含诗人渴望摆脱束缚的情感。
- 春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佳人初把罗衫试”中的“佳人”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老年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A -
“雨过山明”中的“山明”意指什么?
A. 山的轮廓清晰
B. 山上明亮的灯光
C. 晴天
答案:A -
诗中“怕人问道归期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自信
B. 快乐
C. 迷茫与不安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但《踏莎行》更注重春日景象的描绘,而《如梦令》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踏莎行》中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曲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集》
以上内容为《踏莎行》的全面解析,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