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14 21:2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作者:顾随
天气难凭,天心难问。
清明始有花开信。
才能几日不春阴,
狂风又是沙成阵。
芳草初青,柳枝还嫩。
为花莫抱飘零恨。
长杨穗似不成花,
看他也被风吹尽。
白话文翻译:
这天气难以捉摸,内心的感受也难以询问。
清明时节刚刚有了花开的消息。
才过几天,春天又被阴云笼罩,
狂风又将沙土掀起成阵。
芳草刚刚变得青翠,柳枝还很嫩。
对花儿不要怀有飘零的遗恨。
长长的杨树穗子似乎不成花,
看着它们也被风吹得消散殆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难凭:难以依赖或相信。
- 天心:内心的感受或意图。
- 清明:指春季的节气,也是祭扫的时节。
- 春阴:春天的阴天。
- 狂风:猛烈的风。
- 沙成阵:沙土被风吹起,形成阵势。
- 芳草:芬芳的草。
- 飘零恨:对花朵凋零的遗憾与怨恨。
- 长杨穗:杨树的长穗。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清明”不仅指节气,也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古代文人常以花草寓意人生的浮沉,表达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89-1949),字文渊,江苏无锡人,近代著名诗人、学者。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引发人们的共鸣。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明媚,却又不乏风雨交加的气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索。
诗歌鉴赏:
《踏莎行》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短暂。开篇对天气的无常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接着引入了春花的盛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狂风与阴云则让这种美好瞬间被打破,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脆弱与无常。后半部分通过对芳草与柳枝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初春的希望与生命的蓬勃,同时也表达了对花的惋惜与不舍。整首诗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气难凭,天心难问:天气变化不定,人的内心感受也难以捉摸。
- 清明始有花开信:清明时节传来了花开的消息,象征春天的到来。
- 才能几日不春阴:才过几天,春天又被阴云笼罩,暗示生命的短暂。
- 狂风又是沙成阵:狂风将沙土卷起,象征着自然的无情与变幻。
- 芳草初青,柳枝还嫩: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为花莫抱飘零恨:劝诫人们对于花的凋零不要抱有遗憾。
- 长杨穗似不成花:杨树的穗子看似不如花般美丽。
- 看他也被风吹尽:最终也在风中消散,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沙成阵”比喻风的威力。
- 拟人:将天气、风描绘得有情感,表现内心的迷茫。
- 对仗:如“芳草初青,柳枝还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自然规律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命、希望与美好。
- 花:代表青春与美丽,同时也暗含无常与凋零。
- 风:象征变化、无情与不可预知。
- 草与柳:表达生命的脆弱与初生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顾随
c) 白居易 -
诗中“春阴”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阴天
c) 春天的雨水 -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气,意味着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夏天的到来
答案:
- b) 顾随
- b) 春天的阴天
- b) 春天的开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现春天的感受与人生的无常。
- 《月夜忆舍弟》杜甫: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踏莎行》在情感基调上均表现出对生命的思索,前者侧重于孤独与思乡,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与生命短暂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顾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