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沪居闻静安寺钟声》

时间: 2024-12-30 22:06:30

旅梦初回烛泪收。

天涯底事苦淹留。

故人乡思怎生休。

观冷月,惹羁愁。

何处禅钟醒百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旅梦初回烛泪收。天涯底事苦淹留。故人乡思怎生休。观冷月,惹羁愁。何处禅钟醒百忧。

白话文翻译:

旅途的梦刚刚回过神来,烛光下的泪水也已收起。天涯海角,究竟为何如此令人苦闷留恋?老朋友的乡思又如何才能停止?看那清冷的明月,更加引发了我的离愁别绪。何处的禅钟才能唤醒我心中的百般忧愁呢?

注释:

  • 旅梦:旅途中的梦,指的是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
  • 烛泪:烛光下流下的泪水,象征着孤独与伤感。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离别或思乡之情。
  • 故人:指老朋友,表达对旧日情谊的怀念。
  • 冷月:清冷的月光,象征孤寂与凄凉。
  • 禅钟:寺院的钟声,常有唤醒思绪、解除烦恼的象征。

典故解析:

  • 禅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寺庙的钟声常被用作一种清净、超然的象征,能够唤醒人们的内心,解除烦恼。这与佛教的禅意相结合,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感情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诗作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旅途之中,诗人因离开故乡而感到孤独,并在静安寺的钟声中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的孤独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旅梦初回”和“天涯底事”两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通过烛光下的泪水和清冷的明月,传达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惆怅。尤其是“何处禅钟醒百忧”,更是将这种愁苦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旅梦初回烛泪收:刚从旅途的梦中醒来,烛光下的泪水也已收起,暗示着内心的伤感。
  2. 天涯底事苦淹留:在遥远的天涯,为何感到如此苦闷和留恋。
  3. 故人乡思怎生休:对故乡和老朋友的思念又如何才能停止。
  4. 观冷月,惹羁愁:看到冷清的明月,更加引发了离愁别绪。
  5. 何处禅钟醒百忧:何处的钟声能够唤醒我内心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比作烛泪,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冷月似乎在引发愁绪,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全诗分为两组,形成了和谐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泪:象征孤独和悲伤。
  • 冷月:象征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 禅钟:象征内心的宁静和对烦恼的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旅梦”主要指什么?
    • A. 旅途中的梦境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生活中的烦恼
    • D. 一种宗教体验
  2. “何处禅钟醒百忧”中的“禅钟”象征着什么?
    • A. 旅行的结束
    • B. 内心的宁静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绘了月光下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天仙子 沪居闻静安寺钟声》:两者都运用月亮意象表达思乡情感,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和简练,而陈逸云的诗则更加细腻,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