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十影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5:1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仙子 十影三首 其一
作者: 顾贞立 〔清代〕
晓镜当窗花照影。
燕子飞来醉帘影。
凭高一望渺长空,
孤鸿影。疏林影。
天外轻帆楼外影。
自掬清流怜瘦影。
远黛遥山争翠影。
平分一半与池塘,
梧桐影。芭蕉影。
倒挂垂杨新月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晨光照在窗前的花影,燕子飞来仿佛在醉于窗帘的影子。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看到渺茫的天空,孤独的鸿雁和稀疏的树林的影子。天边轻舟和楼外的影子映入眼帘。手捧清澈的溪水,怜爱那微弱的影子。远处的黛色山峦竞相争辉,正好与池塘的倒影平分秋色,梧桐和芭蕉的影子交相辉映,垂柳下新月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注释
- 晓镜:早晨的镜子,指水面或窗户反射出的影像。
- 醉帘影:燕子在窗帘前飞舞,仿佛是被美景所醉。
- 孤鸿:孤独的鸿雁,象征着远方和孤独。
- 轻帆:轻便的船,象征着天外的自由。
- 清流:清澈的流水,反映温柔和宁静。
典故解析
- 孤鸿:在古代诗词中,鸿雁常用来象征孤独与离别。
- 轻帆:常用以描绘游子的心境和自由自在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立,清代诗人,以词作而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生活哲理的探求。诗中描绘的晨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顾贞立的《天仙子 十影三首 其一》通过清晨的景象,展现了宁静与美好。诗中景物描写细腻,运用丰富的意象,带给读者如梦似幻的感觉。开篇的“晓镜当窗花照影”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亮的早晨,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窗外花影与晨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燕子飞来醉帘影”,则通过燕子的飞舞,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欢快地舞动。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情感。
全诗意象丰富,孤鸿、疏林、轻帆、清流等都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平分一半与池塘”,将自然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突显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温柔而又淡然的,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镜当窗花照影:清晨的镜子映出窗前花的影子,传达出早晨的静谧与美丽。
- 燕子飞来醉帘影:燕子在窗前飞舞,仿佛沉醉于窗帘的影子中,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凭高一望渺长空:站在高处向远望去,看到的是苍茫的天空,传达出孤独之感。
- 孤鸿影。疏林影:孤鸿的影子与稀疏树林的影子交相辉映,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天外轻帆楼外影:天边的轻舟与楼外的影子相映成趣,象征着自由与远方。
- 自掬清流怜瘦影:手捧清流,怜爱那微弱的影子,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与珍惜。
- 远黛遥山争翠影:远处的山峦竞相争辉,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魅力。
- 平分一半与池塘:池塘的倒影与自然景色完美结合,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 梧桐影。芭蕉影:梧桐与芭蕉的影子,增添了一种生活的气息。
- 倒挂垂杨新月影:倒挂的垂柳与新月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强诗句的感染力。
- 对仗:如“孤鸿影。疏林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节奏感。
- 拟人:通过燕子的“醉”来表现自然的生动与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自然”与“生命”的主题,通过描绘晨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细腻的意象和和谐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镜: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 燕子:象征春天、生机与活力。
- 孤鸿:象征孤独与自由。
- 清流:象征生命的纯净与清澈。
- 远黛: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时间是? A. 黄昏
B. 正午
C. 清晨
D. 夜晚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孤鸿”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 C
- 孤独与自由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天仙子》: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天仙子》则更注重晨景的宁静与优雅。
粗略解读
《春晓》以清新的春日气息唤起生机,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而《天仙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在表达上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