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时间: 2025-01-01 14:5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
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
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
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
老更谙时事,闲多见物情。
只应刘与白,二叟自相迎。
白话文翻译:
早晨我用鱼和笋作早餐,穿着轻薄的蕉纱衣服,想在窗下小憩,先去水边散步。晴天里,白鹤翩翩起舞,秋天里,蝉鸣声声。无人来访,我有酒又与谁共饮呢?年纪渐长,更加熟悉时事,闲暇之中更能观察到世间情感。只应该是刘白二位老者,自会相互迎接。
注释:
- 鱼笋: 鱼和竹笋,指代丰盛的早餐。
- 蕉纱: 一种轻薄的夏季衣物。
- 窗下: 指在栖息之处的窗下。
- 傍水边行: 在水边散步。
- 晴引鹤双舞: 晴天引得白鹤双飞起舞,描写自然景象。
- 秋生蝉一声: 秋天来临时,蝉鸣声响起。
- 无人解相访: 没有人来拜访我。
- 有酒共谁倾: 有酒却没有人可以分享。
- 老更谙时事: 年纪大了,更加了解时事。
- 闲多见物情: 在闲暇时更能感受到世间的情感。
- 刘与白: 指刘长卿与白居易,两位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著称,关心民生,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白居易在唐代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创作背景: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白居易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早晨,白居易以清新的饮食和轻薄的衣物,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早餐的丰盛和夏季的轻松。接下来的“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最后几句“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的末尾提到刘长卿,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为主线,体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事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流露出的闲适与孤独,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鱼笋朝餐饱: 早晨用鱼和竹笋做早餐,表达生活的富足。
- 蕉纱暑服轻: 穿着轻薄的蕉纱衣物,描绘夏日的清凉与舒适。
- 欲为窗下寝: 想在窗下小憩,体现闲适心情。
- 先傍水边行: 先去水边散步,表现对自然的向往。
- 晴引鹤双舞: 形容晴天里白鹤翩翩起舞,表现自然的生机。
- 秋生蝉一声: 秋天的蝉鸣声,暗示时光流逝。
- 无人解相访: 无人来访,流露孤独感。
- 有酒共谁倾: 有酒却无伴,表达对友谊的渴望。
- 老更谙时事: 年纪渐长,更加了解社会时事。
- 闲多见物情: 在闲暇中观察世情。
- 只应刘与白: 只有刘长卿与我会相聚,表现对友人相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鱼笋”和“蕉纱”。
- 拟人: “晴引鹤双舞”,将自然景象赋予了生命。
- 象征: 蝉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笋: 象征丰盛的生活。
- 蕉纱: 代表轻松自在的夏日。
- 水边: 自然的宁静与闲适。
- 鹤: 象征自由与美好。
- 蝉: 代表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
- 酒: 友谊与欢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的“蕉纱”指代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轻薄的衣服
- C) 一种果实
- D) 一种饮料
-
诗中“无人解相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孤独
- C) 快乐
- D) 忧伤
-
“只应刘与白”中的“刘”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刘禹锡
- B) 刘邦
- C) 刘备
- D) 刘长卿
答案:
- B) 一种轻薄的衣服
- B) 孤独
- A) 刘禹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秋夕》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二者都是唐代杰出诗人,但白居易的诗歌更注重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关注国事和社会现状。对比《晚夏闲居》与《春望》,可以看到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