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苏长公雪诗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2:08: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翩如中舞玉人纤,
皎似禅宗戒律严。
姑去尽留云母粉,
客来只醉水晶盐。
正愁黄独迷镵柄,
故压梅花入帽檐。
埋没远山知几许,
且收螺子画眉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的轻盈和洁白,像舞动的玉人般纤细,恰似禅宗教义的严谨。虽然姑姑离去时留下一片雪花的痕迹,但来客却为那清澈的雪而陶醉。正因忧愁而迷失在这雪中,故而把梅花压入帽檐。埋藏的远山不知道有多少,而我只想用贝壳画出眉梢的细致。
注释:
- 翩如:翩翩而舞,形容轻盈的样子。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这里形容雪的轻盈。
- 皎:洁白,明亮。
- 戒律:指佛教的戒条,这里用来形容雪的纯洁。
- 云母粉:云母是一种矿物,粉末状的云母可用于化妆,象征雪的细腻。
- 水晶盐:象征雪的晶莹和透明。
- 镵柄:镵是锄头,这里指的是人的心情。
- 埋没:隐藏、掩埋。
- 螺子:指贝壳、螺壳。
典故解析:
“云母粉”与“水晶盐”均为古代常用的比喻,前者常用来形容细腻的美丽,后者则象征清澈和纯净。雪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承载了深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性情豪放,才华横溢。他的诗风独特,常以情感细腻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徐渭通过描写雪景,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徐渭的《次苏长公雪诗 其一》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的美。开头两句“翩如中舞玉人纤,皎似禅宗戒律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既优雅又严谨的雪景中,轻盈的雪花似舞者般在空中飘舞,洁白而又清冷,仿佛与禅宗的教义相呼应,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接下来的“姑去尽留云母粉,客来只醉水晶盐”则用云母和水晶盐象征雪的细腻与晶莹,展现了雪景的美丽与瞬息万变。诗人将雪与人情交织,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来客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
后面两句“正愁黄独迷镵柄,故压梅花入帽檐”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表达出一种忧愁与无奈,压梅花的意象给人以沉重感,仿佛诗人内心的孤独在雪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最后两句“埋没远山知几许,且收螺子画眉尖”则通过描绘远山与细致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暗示着诗人虽身处困境,仍希望在细微之处找到快乐。
整首诗以雪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又展现了雪的美丽与纯洁,情感深邃而意象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翩如中舞玉人纤:比喻雪花轻盈如舞者,形象生动。
- 皎似禅宗戒律严:雪的洁白如同佛教戒律,传达出严肃与纯洁的感受。
- 姑去尽留云母粉:离别的伤感与雪的细腻相结合,表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 客来只醉水晶盐:来客对雪的陶醉,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 正愁黄独迷镵柄:表达忧愁,暗示自我迷失。
- 故压梅花入帽檐:压梅花暗示无法释怀的情感。
- 埋没远山知几许:远山隐没,象征人生的迷茫。
- 且收螺子画眉尖:关注生活细节,寻找快乐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人”比喻雪花,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云母粉”、“水晶盐”等,营造出优雅的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雪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与孤独,反映内心情感。
- 梅花:代表坚韧与美丽,暗示对生活的执着。
- 远山:象征人生的迷惘与不可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翩如中舞玉人纤”中的“玉人”比喻什么?
- A) 雪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舞者
- D) 以上都是
-
“姑去尽留云母粉”中的“云母粉”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的伤感
- B) 雪的细腻
- C) 美丽的容颜
- D) 生活的乐趣
-
诗中“正愁黄独迷镵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兴奋
- D) 冷漠
答案:
- D) 以上都是
- B) 雪的细腻
-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徐渭的诗与王安石的《梅花》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徐渭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