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次韵》

时间: 2025-01-04 10:07:33

积雪何所待,冻云终未开。

有时闻泻竹,无路去寻梅。

只欲关门卧,谁能荡桨来。

辟寒须底物,正乏曲生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雪何所待,冻云终未开。 有时闻泻竹,无路去寻梅。 只欲关门卧,谁能荡桨来。 辟寒须底物,正乏曲生才。

白话文翻译

积雪等待着什么,冻结的云层始终没有散开。 偶尔听到竹子被雪压弯的声音,却没有路去寻找梅花。 只想关上门躺下休息,谁还能划船过来呢。 抵御寒冷需要什么,正缺少酿酒的才能。

注释

  • 积雪何所待:积雪在等待什么,暗示着寒冷的天气和未知的期待。
  • 冻云终未开:冻结的云层始终没有散开,形容天气严寒,云层厚重。
  • 有时闻泻竹:偶尔听到竹子被雪压弯的声音,泻竹指竹子因积雪而弯曲。
  • 无路去寻梅:没有路去寻找梅花,梅花常象征坚韧和清高。
  • 只欲关门卧:只想关上门躺下休息,表达了一种避世的心态。
  • 谁能荡桨来:谁还能划船过来,形容外界的隔绝和孤独。
  • 辟寒须底物:抵御寒冷需要什么,辟寒指抵御寒冷。
  • 正乏曲生才:正缺少酿酒的才能,曲生指酿酒,这里指缺少温暖和慰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和慰藉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隔绝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的寒冷为背景,通过积雪、冻云、竹声和寻梅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寒冷的世界。诗中“积雪何所待,冻云终未开”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和变化的期待,而“有时闻泻竹,无路去寻梅”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和隔绝的氛围。最后两句“辟寒须底物,正乏曲生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和慰藉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雪何所待,冻云终未开:积雪在等待什么,冻结的云层始终没有散开。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和变化的期待,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2. 有时闻泻竹,无路去寻梅:偶尔听到竹子被雪压弯的声音,却没有路去寻找梅花。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景象的描绘,加深了孤独和隔绝的氛围。
  3. 只欲关门卧,谁能荡桨来:只想关上门躺下休息,谁还能划船过来。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避世和孤独的感受。
  4. 辟寒须底物,正乏曲生才:抵御寒冷需要什么,正缺少酿酒的才能。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和慰藉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积雪何所待”比喻诗人对温暖和变化的期待。
  • 拟人:“冻云终未开”拟人化地描绘了云层的厚重和不变。
  • 对仗:“有时闻泻竹,无路去寻梅”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渴望。通过对冬日寒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和慰藉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隔绝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雪:象征寒冷和不变。
  • 冻云:象征厚重和隔绝。
  • 泻竹:象征孤独和脆弱。
  • 寻梅:象征坚韧和清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积雪何所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温暖和变化 B. 孤独和隔绝 C. 坚韧和清高 D. 脆弱和无助

  2. 诗中“冻云终未开”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温暖和变化 B. 孤独和隔绝 C. 厚重和不变 D. 脆弱和无助

  3. 诗中“有时闻泻竹”中的“泻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被雪压弯 B. 竹子被风吹动 C. 竹子被雨淋湿 D. 竹子被阳光照射

  4. 诗中“辟寒须底物”中的“辟寒”指的是什么? A. 抵御寒冷 B. 寻找温暖 C. 逃避寒冷 D. 感受寒冷

答案

  1. A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坚韧和清高的情感。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通过冬夜读书的场景,表达了孤独和渴望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曾几《雪中次韵》与王安石《梅花》:两者都通过冬日的景象表达了孤独和渴望的情感,但曾几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王安石的诗更注重对梅花意象的运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