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粤艰难局,何人识苦心。
筹边有奇策,输饷每长吟。
扶世此怀抱,擎天自古今。
有谁能继武,黼黻颂元音。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面临重重困难,谁能理解我的苦心呢?
在边疆筹划有独特的策略,给国家输送军饷时我常常吟唱。
我怀有这样的理想,想要拯救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有谁能像古代的英雄那样,来继承这份荣耀,传颂国家的伟大?
注释:
- 百粤:指的是南方的众多地方,暗指南方的艰难局势。
- 艰难局:指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困境。
- 何人识苦心:意为谁能理解我的苦心。
- 筹边:指的是对边疆事务的谋划。
- 奇策:独特的策略。
- 输饷:指的是给国家输送粮饷、军饷。
- 黼黻:指古代的华丽服饰,象征荣耀和地位。
- 颂元音:意为赞美国家的音声,传颂其伟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光,近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充满忧患意识。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往往结合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动荡不安的甲申年,作者以自己的苦心和对国家的忧虑为主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英雄继承者的渴望,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艰难与诗人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困境的深切关注与思考。首句“百粤艰难局”直接点出南方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敏锐观察。接下来的“何人识苦心”,则是对理解自己苦心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到自己在为国家筹划边疆策略时,常常吟唱,显示出在逆境中仍保持理想与信念的坚韧精神。最后两句,“有谁能继武,黼黻颂元音”,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呼唤英杰的出现,以传承伟大的事业和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传达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粤艰难局:揭示南方的艰难处境,暗示社会动荡。
- 何人识苦心: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渴望被理解。
- 筹边有奇策:展示作者为国家谋划的积极态度。
- 输饷每长吟:表达通过吟唱来抒发情感,反映内心的坚持。
- 扶世此怀抱: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 擎天自古今:表明这份理想与责任自古至今都存在。
- 有谁能继武:对未来英雄的期待与渴望。
- 黼黻颂元音:强调对国家的赞美与对伟大事业的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筹边有奇策,输饷每长吟”,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将筹边的策略比作古代英雄的责任,增强了诗的深度。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调诗人的情感与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国家的困境与诗人的理想追求,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度关切与强烈的责任感,呼唤能够继承历史使命的英雄出现,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艰难: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 奇策:代表着智慧与谋略,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 输饷:象征着对国家的支持与奉献。
- 黼黻:象征着荣耀与地位,代表着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百粤”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何人识苦心”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 A. 快乐
- B. 孤独与无奈
-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奇策”意指什么?
- A. 普通策略
- B. 独特的军事策略
- C. 个人计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 描述了诗人在登高时的孤独感,与本诗的“何人识苦心”相呼应。
- 《静夜思》: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集》
- 《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