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战云红不断,飞舰过泉州。
铁裂横沙去,波涵折戟流。
谁怜军士策,几代使臣忧。
目极斜阳外,高歌夜饭牛。
白话文翻译
战云密布,红色的天空仿佛在不断蔓延,战舰飞速经过泉州。
战斗的硝烟如同铁裂般横扫沙滩,波涛中隐没了折断的武器。
谁会怜惜那些奋战的士兵,几代人以来的使者都在为国忧虑。
在遥远的斜阳外,我遥望,唱着高歌,享用着夜晚的牛肉饭。
注释
字词注释
- 战云:形容战争即将来临的景象,云彩映红代表战事紧张。
- 飞舰:指战舰,形容快速行驶。
- 铁裂:形容战争中武器的破裂或损坏。
- 折戟:指折断的兵器,象征失败或战斗的惨烈。
- 军士策:军士的策马,指战士们的悲惨命运。
- 使臣忧:几代使者的忧虑,反映国家的困境。
- 目极斜阳外:目光所及的远方,夕阳西下,象征着希望与无奈。
- 高歌夜饭牛:高声唱歌,享受晚餐,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
典故解析
此诗的背景是战争与国事,涉及到历史上多次的战斗与外交,体现了士兵与使者的悲惨命运和忧虑。战争常常使得士兵与使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光,近代诗人,生于动荡年代,诗风多以豪情壮志、忧国忧民为主,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国家动荡时期,战乱频繁,诗人借用战争的意象,抒发对士兵和使者们艰辛的生活及其心理压力的同情,反映社会动荡对个体的影响。
诗歌鉴赏
廖光的《甲申感事上香涛师八首 其六》通过生动的战争意象,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无奈。首句“战云红不断”以浓烈的色彩描绘出战争的紧迫感,接着以“飞舰过泉州”展现出战舰的快速移动,暗示着战争的蔓延与不安。接下来的“铁裂横沙去”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战争的破坏力,沙滩上的铁器折断象征着士兵的牺牲与战斗的残酷。
诗中“谁怜军士策,几代使臣忧”则引发了对战争中士兵和使者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困境的忧虑与对无辜者的怜悯。最后一句“目极斜阳外,高歌夜饭牛”则在绝望中透出一丝乐观,尽管现实残酷,诗人仍然选择高歌,象征着对生活的坚韧与不屈。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战云红不断:描绘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局势。
- 飞舰过泉州:表明战舰的到来,暗示着战争的扩展。
- 铁裂横沙去:用“铁裂”表明战争的破坏性,暗示士兵的惨痛遭遇。
- 波涵折戟流:折戟流入波涛,象征着战斗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
- 谁怜军士策:发出疑问,表达对军士命运的无奈与悲悯。
- 几代使臣忧:反映了几代人面临的外交与战争的困扰。
- 目极斜阳外: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
- 高歌夜饭牛:尽管处于困境,仍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斗比作“战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战云红不断,飞舰过泉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铁裂横沙去”,强调战争的惨烈。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士兵和使者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仍希望能够保持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云:象征战争的来临与紧迫感。
- 飞舰:代表战争的迅猛与无情。
- 铁裂:象征战争的破坏与士兵的牺牲。
- 斜阳:象征希望与无奈的交织。
- 高歌: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战云红不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和平
B. 紧张与不安
C. 对生活的热爱 -
“目极斜阳外”中的“斜阳”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与未来
C. 战争的残酷 -
诗中提到的“折戟”意指什么? A. 胜利
B. 失败与牺牲
C. 和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 李白《夜泊牛津》:反映了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廖光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国家的命运与战争的影响,但廖光的语气更加直接和悲悯,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忧虑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廖光研究集》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甲申感事上香涛师八首 其六》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