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事因循误,军威北伐摧。
天心厌长治,边衅肇庸才。
下狱亦恩眷,裁兵即祸胎。
凄然话往事,空令后人哀。
白话文翻译:
万事都因循常规而误入歧途,军队的威势在北伐中被削弱。
天意已厌倦了长久的安宁,边境的纷争开始因无能的将领而起。
即便是入狱也仍然受到恩宠,裁减军队的决定却是祸患的根源。
我感慨万千地诉说往昔的事情,只能让后人感到悲伤。
注释:
- 因循:依照旧规,墨守成规。
- 北伐:指北方的军事行动,历史上常指抗击外敌的北方战争。
- 天心:天意或天命。
- 长治:长久的安定。
- 边衅:边境的冲突和纷争。
- 肇:引起,造成。
- 庸才:无能的人。
- 恩眷:恩宠和关爱。
- 裁兵:削减军队。
- 祸胎:祸患的根源。
- 凄然:感到悲伤、凄凉。
典故解析:
- 北伐:历史上多指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北伐战争,体现了历史的兴衰。
- 天心厌长治:反映了对历史上长治久安的反思,寓意天命的变化。
- 下狱亦恩眷:可能暗指历史上对权臣的特殊待遇,即使入狱也享有优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光,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目睹了国家的分裂与战乱。他的诗歌常带有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感慨,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甲申年间,正值国家动荡,边疆频繁发生冲突,诗人借此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治理之道的深思。开篇的“万事因循误”点明了因循守旧的错误,迅速引入了对军事行动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当时北伐局势的失望和对统治者决策的批判。“天心厌长治”则揭示了天命的变化,暗示了长久的安宁终将被打破,边境的纷争正是无能领导的后果。后两句更是直击现实,令人感受到即使在逆境中仍有权势者受到特殊待遇,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无奈。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历史的镜子让我们看到现实的影像,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事因循误:强调因循守旧导致错误,暗示对当下局势的反思。
- 军威北伐摧:指北伐的失败,反映了军事力量的削弱。
- 天心厌长治:天意已不再眷顾长久的安宁,暗示变化的来临。
- 边衅肇庸才:边境冲突的爆发是由于无能的将领,指责领导的失误。
- 下狱亦恩眷:即使入狱仍受到恩宠,揭示权势与特权的关系。
- 裁兵即祸胎:削减军队是祸患的根源,警示对军事力量的轻视。
- 凄然话往事:感叹过去的事情,让人感到悲伤。
- 空令后人哀:历史的教训只能让后人感到无奈与悲哀。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 反讽:通过描述入狱者仍享有恩宠,反映了社会的不公。
- 象征:天心、边衅等意象象征着国家命运与社会动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警示后人要警惕因循守旧与权力滥用所导致的悲剧,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军威:象征国家的力量与安全,反映了国家的兴衰。
- 天心:象征天命与历史的变迁,暗示对未来的掌控。
- 边衅:象征国家的动荡与不安,反映出外部威胁的存在。
- 恩眷:体现特权与权力的关系,揭示社会的不平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事因循误”意指什么?
- A. 因循守旧导致错误
- B. 追求新事物
- C. 一切顺利
- D. 努力奋斗
-
“边衅肇庸才”中的“庸才”指的是?
- A. 有才华的人
- B. 无能的人
- C. 英勇的将领
- D. 智慧的谋士
-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 A. 乐观
- B. 无所谓
- C. 反思与警惕
- D. 满不在乎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廖光的《甲申感事》与杜甫的《春望》: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但廖光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近代诗词选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