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时间: 2025-01-01 12:39:48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

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

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

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

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

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

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

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

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

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

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虎臣□激昂,□□□御侮。

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

西上轘辕山,丘陵横今古。

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

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

他日遇封禅,著书继三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作者:独孤及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 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 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 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 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 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 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 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 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 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 宝鼎歊景云,明堂舞干羽。\ 虎臣激昂,御侮。\ 腐儒著缝掖,何处议邹鲁。\ 西上轘辕山,丘陵横今古。\ 和气蒸万物,腊月春霭吐。\ 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 他日遇封禅,著书继三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开头提到皇权的变故和战乱的影响,长蛇象征着敌人,西北的天空似乎预示着灾难的降临,星辰如雨而落,暗示着不安定的局势。随后提到战斗的号角响起,士兵们英勇抗敌,流血牺牲,愿意为国捐躯。诗人提到天子刚刚接受命令,国家正处于重建之中,表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接着,诗中提到高耸的山峰,壮丽的景象与历史的呼唤交织在一起,显示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思考。最后,诗人寄希望于未来的太平,期待能记录下历史的辉煌与变迁。

注释

  • 皇运:指皇帝的统治运势。
  • 长蛇:象征敌人或叛乱势力。
  • 胡尘:指外族的侵扰和战乱。
  • :指坟丘,死者的聚集之地。
  • 国难:国家的危难时刻。
  • 天子:指皇帝。
  • 封禅:古代帝王举行的一种祭天仪式,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历史的思索。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动荡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乱。诗人通过描绘战乱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贯穿始终,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期待。在诗的开头,作者通过描写天象与战争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气氛,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长蛇与胡尘的意象,展示了外敌的威胁,战鼓的声音则响起了抗争的号角,激励人们为国家而战。

诗中“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的表达,体现了士人们愿意为国家牺牲的豪情,尽管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依然愿意挺身而出。接下来的描绘中,天子的命令和国家的重建,象征着希望与未来。通过“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的形象化表达,诗人展现了国家复兴的宏图。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独孤及作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皇运偶中变:指皇帝的运势发生了变化。
  • 长蛇食中土:象征敌人入侵,长蛇似敌军。
  • 天盖西北倾:天象暗示不安,西北方向似乎有灾难。
  • 众星陨如雨:星辰如雨落下,表示动乱的加剧。
  • 胡尘动地起:胡人侵扰,尘土飞扬,象征战乱。
  • 千里闻战鼓:战斗的号角声响彻千里,气氛紧张。
  • 死人成为阜:死者如丘,暗示战争的惨烈。
  • 流血涂草莽:鲜血染红了草地,描绘战斗的惨烈场景。
  • 策马何纷纷:骑马奔赴战场,表现出急迫与紧张。
  • 捐躯抗豺虎:愿意为国捐躯,勇敢面对敌人。
  • 甘心赴国难:甘愿为国家的危难而战。
  • 谁谓荼叶苦:谁说荼苦,表达为国牺牲的坚定信念。
  • 天子初受命:天子刚刚开始统治,暗示新的开始。
  • 省方造区宇:指国家重建,构建新的疆域。
  • 斩鲸安溟波:比喻力量的强大,稳定海洋的波涛。
  • 截鳌作天柱:截断巨鳌,成为支撑天的柱子,比喻壮志。
  • 三微复正统:恢复正统的统治。
  • 五玉归文祖:五玉象征文化的回归,文治的恢复。
  • 不图汉官仪:不再追求汉朝的形式。
  • 今日忽再睹:今天又能再次看到国家的复兴。
  • 升高望京邑:登高望远,看到京城的繁荣。
  • 佳气连海浦:美好的气息弥漫在海边。
  • 宝鼎歊景云:宝鼎升起烟雾,象征朝廷的盛况。
  • 明堂舞干羽:明堂中舞蹈的景象,象征朝廷的兴旺。
  • 虎臣激昂,御侮:朝臣勇敢激昂,抵御外侮。
  • 腐儒著缝掖:对腐朽士人的讽刺,质疑他们的见解。
  • 何处议邹鲁:何处讨论孔孟之道。
  • 西上轘辕山:向西攀登轘辕山,象征历史的追溯。
  • 丘陵横今古:丘陵横亘,见证历史的变迁。
  • 和气蒸万物:和谐的气氛滋养万物。
  • 腊月春霭吐:腊月中春的气息开始显现。
  • 得为太平人:能够成为和平的人民。
  • 穷达不足数:无论贫富,都是微不足道的。
  • 他日遇封禅:将来有机会举行封禅。
  • 著书继三五:写书传承历史。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蛇”、“鲸”、“鳌”等,生动形象。
  • 对仗:如“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对仗工整。
  • 排比:如“得为太平人,穷达不足数”,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示了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皇运:象征统治与权力。
  • 长蛇:敌人或外敌的象征。
  • 战鼓:战争的号角,象征着斗争。
  • 流血:牺牲的惨烈,表现战争的残酷。
  • 宝鼎、明堂:象征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复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蛇”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敌人
    • C. 皇帝
    • D. 文化
  2. 诗中的“甘心赴国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国的忠诚
    • B. 对个人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厌恶
    • D. 对和平的渴望
  3. 诗中的“天子初受命”指的是?

    • A. 新的皇帝即位
    • B. 战争的开始
    • C. 文化的复兴
    • D. 外敌的入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的《春望》:在战乱中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与独孤及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下一句是什么

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上一句是什么

天盖西北倾,众星陨如雨。下一句是什么

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上一句是什么

胡尘动地起,千里闻战鼓。下一句是什么

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上一句是什么

死人成为阜,流血涂草莽。下一句是什么

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上一句是什么

策马何纷纷,捐躯抗豺虎。下一句是什么

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上一句是什么

甘心赴国难,谁谓荼叶苦。下一句是什么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上一句是什么

天子初受命,省方造区宇。下一句是什么

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上一句是什么

斩鲸安溟波,截鳌作天柱。下一句是什么

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上一句是什么

三微复正统,五玉归文祖。下一句是什么

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上一句是什么

皇运偶中变,下一句是什么

长蛇食中土。上一句是什么

长蛇食中土。下一句是什么

天盖西北倾,上一句是什么

天盖西北倾,下一句是什么

众星陨如雨。上一句是什么

众星陨如雨。下一句是什么

胡尘动地起,上一句是什么

胡尘动地起,下一句是什么

千里闻战鼓。上一句是什么

千里闻战鼓。下一句是什么

死人成为阜,上一句是什么

死人成为阜,下一句是什么

流血涂草莽。上一句是什么

流血涂草莽。下一句是什么

策马何纷纷,上一句是什么

策马何纷纷,下一句是什么

捐躯抗豺虎。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