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谷里》
时间: 2025-01-04 11:50:2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宿谷里
作者: 吴国伦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石门风高千树愁,
白雾猛触群峰流。
有客驱驰草未休,
山寒五月仍披裘。
饥乌拉沓抢驿楼,
迎人山鬼声啾啾。
残月炯炯明吴钩,
竹床无眠起自讴。
白话文翻译:
在石门山的高风中,千树在愁苦中摇曳,
白雾猛烈地笼罩着群峰。
有旅客奔波赶路,草地上的野花仍然没有休息,
山中寒冷,五月的时节仍需披上裘衣。
饥饿的乌鸦急匆匆地抢占驿楼,
迎接客人的是山中鬼怪的啾啾声。
残月明亮,照耀着吴钩,
在竹床上无眠,忍不住吟唱。
注释:
- 石门:指特定的山名,象征险峻。
- 风高:描述风势强劲,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
- 猛触:形容白雾的突然来袭。
- 草未休:指草地上野花肆意生长,暗示春天的生机。
- 披裘:在寒冷的五月仍需披上皮衣,体现了自然的严酷。
- 拉沓:形容乌鸦急匆匆的样子。
- 啾啾:形容鸟叫声,带有神秘和幽怨的色彩。
- 吴钩:古代的一种刀,象征着阴暗和战斗。
- 竹床无眠:表现诗人因环境和情绪而无法入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国伦是明代诗人,生于江南,个性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国伦的游历生涯中,描绘了他在石门山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歌鉴赏:
《宿谷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高风中的千树愁苦,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紧接着白雾的猛烈袭来,使得景色更加苍茫。接下来的描写中,旅客的匆忙和山中寒冷的对比,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无奈和艰辛。饥饿的乌鸦、山鬼的啾啾声,增添了神秘和幽深的气氛,仿佛在诉说着山林的秘密与孤独。最后,残月的明亮和诗人无眠的状态,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我情感的表达。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门风高千树愁:在石门山的高风中,千树愁苦摇曳。
- 白雾猛触群峰流:白雾猛烈地笼罩着群峰,流动不息。
- 有客驱驰草未休:旅客奔波赶路,草地上的野花仍然没有休息。
- 山寒五月仍披裘:山中寒冷,五月的时节仍需披上裘衣。
- 饥乌拉沓抢驿楼:饥饿的乌鸦急匆匆地抢占驿楼。
- 迎人山鬼声啾啾:迎接客人的是山中鬼怪的啾啾声。
- 残月炯炯明吴钩:残月明亮,照耀着吴钩,象征阴暗与战斗。
- 竹床无眠起自讴:在竹床上无眠,忍不住吟唱,表达孤独与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石门风高千树愁”,将自然的风景与人的情感相联系。
- 拟人:描述乌鸦急匆匆的样子,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行动。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在艰难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孤独的深切体验。
意象分析:
- 石门:象征着险峻与困境。
- 白雾:象征着迷茫与不确定。
- 草: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灵动。
- 乌鸦:象征着孤独与饥饿。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光明中的阴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雾猛触群峰流”中的“猛触”是什么意思?
- A. 轻轻触碰
- B. 强烈碰撞
- C. 缓缓移动
-
诗中提到的“山寒五月仍披裘”,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夏天的炎热
- B. 寒冷的天气
- C. 春天的温暖
-
诗中“竹床无眠起自讴”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宿谷里》与王之涣的《登高》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中的孤独与感伤,但《宿谷里》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登高》则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吴国伦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