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别恨)》

时间: 2025-01-01 15:49:28

急水浮萍风里絮。

恰似人情,恩爱无凭据。

去便不来来便去。

到头毕竟成轻负。

帘卷春山朝又暮。

莺燕空忙,不念花无主。

心事万千谁与诉。

断云零雨知何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急水浮萍风里絮。恰似人情,恩爱无凭据。去便不来来便去。到头毕竟成轻负。帘卷春山朝又暮。莺燕空忙,不念花无主。心事万千谁与诉。断云零雨知何处。

白话文翻译:

急流中的浮萍随风飘荡,就像人情那样,恩爱之间没有确切的凭据。走了就再也不回来,来时又匆匆离去。到头来毕竟只是轻易的负担。帘子卷起,春天的山景朝朝暮暮。莺燕在空中忙碌,却不想着花儿已无主。心中万千思绪又能向谁倾诉?那断断续续的云和零星的雨又在何方?

注释:

  • 急水:急流,涌动的水流。
  • 浮萍:水面漂浮的植物,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或感情。
  • 恩爱无凭据:指感情的脆弱和无常,缺乏实在的证据和保证。
  • 轻负:轻易的负担,形容感情的无奈。
  • 帘卷春山:形容春天的景色变化。
  • 莺燕空忙:黄莺和燕子在春天忙碌,暗示生机勃勃却又无所寄托。
  • 心事万千:心中有许多无法倾诉的情感。
  • 断云零雨:形容天气的变化,象征着情感的无常。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无常的感慨。急水与浮萍的结合,形象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礼之,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他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蝶恋花(别恨)》创作于某个春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无常爱情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思索与困惑。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别恨)》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情的脆弱与无常。开篇以“急水浮萍”引入,意在表现感情如浮萍般漂浮不定,随风而去,缺乏稳固的基础。接着,诗人用“去便不来来便去”来强调爱情的无常与不可捉摸,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往是瞬息万变的。

诗中“帘卷春山朝又暮”的描写,生动体现了春天的变化,带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莺燕的忙碌与“花无主”的对比,揭示了生机与孤独的交织,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心事万千谁与诉”总结,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索与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急水浮萍风里絮:急流中的浮萍随风飞舞,比喻人际关系的漂泊不定。
  2. 恰似人情,恩爱无凭据: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像浮萍一样,没有实在的证据和保障。
  3. 去便不来来便去:感情的来去无常,表现出对失去的惋惜。
  4. 到头毕竟成轻负:最终感情变成了轻易的负担,体现出一种无奈。
  5. 帘卷春山朝又暮:描写春天的景色,象征时间的流逝。
  6. 莺燕空忙,不念花无主:春天的鸟儿忙碌,却不在意花儿已无主,暗示美好事物的失落。
  7. 心事万千谁与诉:内心有许多无法倾诉的情感,表现出孤独感。
  8. 断云零雨知何处:如断云和零雨般的情感漂泊无依,令人无从寻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情比作浮萍,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感情的无常。
  • 对仗:如“去便不来来便去”,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比。
  • 拟人:莺燕的忙碌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和人际关系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水:象征变化与无常,寓意人生如水般难以掌控。
  • 浮萍:象征漂泊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无奈。
  • 春山:象征生命的复苏与美好,亦是时间的流逝。
  • 莺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也暗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 花无主:象征失去的美好与情感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急水浮萍”的比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爱情的美好
    b) 人际关系的无常
    c) 自然的变化

  2. 诗中提到的“莺燕空忙”意在表达什么? a) 春天的快乐
    b) 对爱情的追求
    c) 忙碌却无所寄托的生活

  3. 诗中“心事万千谁与诉”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b) 人际关系的无常
  2. c) 忙碌却无所寄托的生活
  3. b) 孤独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礼之的《蝶恋花(别恨)》在表达爱情的无常上更为直接,并通过自然意象强化了内心的孤独感。而《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现情感的共鸣,虽然主题相似,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