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终南山僧堂 罗邺 〔唐代〕 九衢终日见南山,名利何人肯掩关。 唯有吾师达真理,坐看霜树老云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繁忙的街道上,终日都能望见南山的景色,但追逐名利的人谁愿意关闭门户,静心修行呢?只有我的师父领悟了真理,静静地坐着,看着霜染的树木和飘动的云彩。
注释:
- 九衢:指繁忙的街道。
- 南山:指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道教圣地。
- 名利:指世俗的追求。
- 掩关:关闭门户,指隐居修行。
- 吾师:指作者的师父。
- 达真理:领悟了深奥的道理。
- 霜树:被霜覆盖的树木。
- 老云间:云彩在空中飘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师父隐居修行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在终南山附近时所作,通过对南山僧堂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师父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终南山僧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九衢终日见南山”一句,既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世俗的喧嚣与纷扰。而“名利何人肯掩关”则进一步强调了世俗之人的浮躁心态。最后两句“唯有吾师达真理,坐看霜树老云间”,则通过对比,凸显了师父的超然境界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表达了对师父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衢终日见南山”: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世俗的喧嚣与纷扰。
- “名利何人肯掩关”:强调了世俗之人的浮躁心态,不愿放弃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 “唯有吾师达真理”:凸显了师父的超然境界,领悟了深奥的道理。
- “坐看霜树老云间”:通过描绘师父静坐观景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世俗之人与师父的对比,凸显了师父的超然境界。
- 象征:“南山”象征着隐逸生活,“霜树”和“老云间”象征着自然之美和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世俗之人与师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师父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着隐逸生活。
- 霜树:象征着自然之美和时间的流逝。
- 老云间:象征着自然之美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南山”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泰山 B. 终南山 C. 华山 答案:B
-
诗中的“掩关”是什么意思? A. 关闭门户 B. 打开门户 C. 修理门户 答案:A
-
诗中的“吾师达真理”表达了什么? A. 师父追求名利 B. 师父领悟了深奥的道理 C. 师父喜欢自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别业》:同样描绘了终南山的隐逸生活。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别业》与罗邺的《题终南山僧堂》:都描绘了终南山的隐逸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而罗邺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师父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