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有怀苏内子及诸侍姬》

时间: 2025-01-14 22:29:18

淅淅寒风落叶稀,卧闻孤雁掩柴扉。

声悲月下佳人瑟,泪湿天涯病客衣。

夜入芦花何处觅,秋传书草为谁飞。

幽窗寂寞愁听汝,多少离情怨未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雁有怀苏内子及诸侍姬
作者: 梁可澜 〔明代〕

淅淅寒风落叶稀,
卧闻孤雁掩柴扉。
声悲月下佳人瑟,
泪湿天涯病客衣。

夜入芦花何处觅,
秋传书草为谁飞。
幽窗寂寞愁听汝,
多少离情怨未归。


白话文翻译

寒风淅淅,树叶稀疏,我卧在床上,听到孤雁的叫声透过柴扉。那声音在月光下显得悲伤,仿佛佳人弹奏着瑟,令人心痛。泪水浸湿了我这病客的衣衫,满身愁苦。夜里,我在芦花丛中寻找,秋天的书信飞向何处?寂静的窗前,孤独的我只能倾听你,心中充满了多少离别的愁怨,至今未能归去。


注释

  • 淅淅:形容风声或雨声,轻微的声音。
  • 柴扉:柴门,指用柴木做的门。
  • 声悲:悲伤的声音。
  •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常用来象征女性的柔美和哀愁。
  • 天涯:遥远的地方,指远方的旅途或他乡。
  • 病客衣:生病的人穿的衣服,含有悲伤和无奈的意味。
  • 芦花:指芦苇的花,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
  • 书草:书信,草字是指草书或简陋的书写。
  • 幽窗:幽静的窗口,象征孤独环境。

典故解析

  • 孤雁:古代诗歌中常以孤雁寓意离别与孤独,象征着游子。
  • 佳人瑟:佳人和瑟常常出现在古诗中,代表着思念与忧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可澜是明代的诗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探讨个人情感与离别之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诗人因离别而感到孤独,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思念和忧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离散与情感的普遍关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了深刻的离愁与思念。诗人以“寒风落叶”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秋天的凄凉和孤独。孤雁的叫声与佳人弹瑟的声音相映成趣,前者象征着离别,后者则引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泪湿天涯病客衣”一句,更是将身处异乡的游子的无奈与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

后半部分通过“夜入芦花何处觅”与“秋传书草为谁飞”的设问,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对归属的渴望,极具感染力。夜的寂静与窗外的幽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淅淅寒风落叶稀:描绘出秋天的寒风与落叶,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2. 卧闻孤雁掩柴扉:诗人躺着,听到孤雁的叫声,象征着离别的悲伤。
  3. 声悲月下佳人瑟:将孤雁的悲鸣与佳人的瑟声相结合,表达思念之情。
  4. 泪湿天涯病客衣:强调离愁与病痛的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5. 夜入芦花何处觅:夜晚在芦花中寻找,暗示对离别的渴望与寻找。
  6. 秋传书草为谁飞:秋天的书信随风,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7. 幽窗寂寞愁听汝:在幽静的窗前,倾听孤雁的声音,感受到无尽的孤独。
  8. 多少离情怨未归:总结情感,表达对未归之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雁比作离别的象征,佳人弹瑟暗示内心的柔情。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声音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归属的渴望,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风:象征着秋天的冷清和离别的痛苦。
  • 孤雁:代表孤独与思念,常用来表达游子的心情。
  • 佳人:象征着美好与柔情,体现内心的柔软与哀愁。
  • 泪湿衣:表现悲伤与无奈,形成对比。
  • 芦花:秋天的象征,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幸福
    • C. 家庭
  2.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A. 春花
    • B. 寒风与落叶
    • C. 夏雨
  3. 诗中提到的“佳人瑟”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的爱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以夜与思念为主题,但更加直接地表达兄弟情深与对家庭的思念。
  • 《静夜思》:通过描写月光引发的乡愁,情感更加内敛而深沉。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解读》
  3.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