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一 题情,代作》

时间: 2025-01-19 14:54:09

有恨不随流水,闲愁惯逐飞花。

梦魂无日不天涯。

醒处孤灯残夜。

恩在难忘销骨,情含空自酸牙。

重重叠叠剩还他。

都在淋漓罗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其一 题情
作者: 高濂 〔明代〕

有恨不随流水,闲愁惯逐飞花。
梦魂无日不天涯,醒处孤灯残夜。
恩在难忘销骨,情含空自酸牙。
重重叠叠剩还他,都在淋漓罗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深沉感情与难以忘怀的思念。尽管恨意不随流水而去,闲愁却常常随着飞花飘散。梦中无时不在天涯,醒来时只有孤灯伴着夜的残影。恩情难以忘却,心中情感却只剩空虚与痛苦。重重叠叠的思念,依然留存于此,全在那淋漓的罗帕上。


注释

  • 有恨不随流水:感情的仇恨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 闲愁惯逐飞花:平日的忧愁像飞舞的花瓣一样,习惯性地四处游荡。
  • 梦魂无日不天涯:在梦中,每一天都像在天涯海角一样遥远。
  • 醒处孤灯残夜:醒来时,只剩下孤独的灯光和残留的夜色。
  • 恩在难忘销骨:曾经的恩情令人难以忘怀,深刻到骨髓里。
  • 情含空自酸牙:心中的情感尽管空虚,却依然让人感到心酸。
  • 重重叠叠剩还他:思念的情感层层叠加,只能留给他人。
  • 都在淋漓罗帕:这些情感都流淌在那湿润的丝帕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濂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精湛的诗词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高濂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思考,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经历的影响。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一 题情》是高濂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交织下的心灵独白。全诗以“流水”和“飞花”作为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困扰。作者通过“梦魂无日不天涯”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无尽怀念,而“醒处孤灯残夜”则揭示了现实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对恩情的难忘与情感的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挣扎。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恨不随流水:情感的纠葛如同长河,无法随水流逝。
  • 闲愁惯逐飞花:闲散的忧愁总是随风而散,难以捉摸。
  • 梦魂无日不天涯:每个梦境都像是在异乡,触不可及。
  • 醒处孤灯残夜:清醒时,只有孤灯相伴,夜色依然深沉。
  • 恩在难忘销骨:曾经的恩情深刻至骨髓,难以磨灭。
  • 情含空自酸牙:情感空洞,却让人心痛难忍。
  • 重重叠叠剩还他:思念的情感层层叠加,注定留给他人。
  • 都在淋漓罗帕:这些情感都像泪水般,浸润在罗帕中。

修辞手法

  • 比喻:流水与飞花比喻时间与情感的流逝。
  • 拟人:将闲愁与情感赋予生命,表现其无处不在。
  • 对仗:如“梦魂”与“醒处”,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情感与孤独展开,深刻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失去时的复杂情绪。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结合,展现了一种无奈而深邃的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 飞花:代表美好的事物易逝,带有忧伤。
  • 孤灯: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 罗帕:承载着情感与记忆的媒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有恨不随流水”意指什么?
    A. 恨意随时间消逝
    B. 恨意无法消失
    C. 恨意如流水般流动

  2. “闲愁惯逐飞花”中的“飞花”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忧愁的流逝
    C. 生活的烦恼

  3. 诗人醒时的情景是什么?
    A. 有朋友陪伴
    B. 孤灯与残夜
    C. 美好的梦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往事的怀念与情感的纠结。
  • 纳兰性德《虞美人》:透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现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对比
高濂的《西江月 其一 题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但高濂更注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深刻的思考,而李清照则侧重于对情感流逝的感伤,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高濂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