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平时七首 其二 唤春愁
作者:贺铸
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思念与无奈。天色与多情的心绪让人觉得难以自由,仿佛在占有风流韵事。云朵悠闲,草木遥远,飞絮轻盈,勾起了春天的忧愁。我试着化妆,悄悄窥视晚镜,脸上泛起淡淡的羞涩。夕阳下,我独自倚靠在水边的楼阁,认出了归来的船只。
注释
- 天与:天色和心情。
- 多情不自由:多情的心绪让人感到束缚。
- 占风流:占有风流韵事。
- 云闲草远:云朵闲适,草木遥远。
- 絮悠悠:柳絮轻盈飘荡。
- 小妆:轻微的妆饰。
- 淡蛾羞:形容女子轻妆时的羞涩神态。
- 夕阳独倚:傍晚时独自倚靠。
- 认归舟:认出归来的船只。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而“云闲草远”则反映了春天的宁静与远方的思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天常常与爱情、思念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柔情与忧愁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26),字方回,号秋水,晚号清真。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贺铸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内心充满了对春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忆。
诗歌鉴赏
《唤春愁》以细腻的抒情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愁苦。诗的开篇“天与多情不自由”,便传达出一种被情感束缚的无奈感,仿佛春天的温暖与风流的气息都无法让人真正感到自由。接着,“云闲草远絮悠悠”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然而这种美丽却又与愁苦相伴,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在“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中,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女性在春天里的娇羞与自怜,仿佛连化妆都带着一丝无奈与忧愁。夕阳的意象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夕阳独倚水边楼”描绘了一个人独自面对夕阳的情景,呼应了诗中愁苦的情感,最终以“认归舟”点出,隐喻着对归属与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孤独,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天与多情不自由:天色与多情的情绪交织,让人感到无法自由。
- 占风流:追求风流韵事却感到受限。
- 云闲草远絮悠悠:描绘春日的闲适与轻盈,愁绪随之而来。
- 唤春愁:直接表达对春天的忧愁。
- 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细致描写女性的娇羞,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
- 夕阳独倚水边楼:夕阳下的孤独感,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 认归舟:渴望归属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夕阳”象征离别与孤独。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生动。
- 对仗:如“云闲草远,絮悠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与情感困扰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思念与愁苦。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代表着孤独与离别。
- 水边楼:提供了思考与回忆的空间,暗示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与多情不自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自由自在
- B. 受情感束缚
- C. 无所畏惧
-
“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中的“淡蛾羞”形容的是?
- A. 大胆
- B. 娇羞
- C. 愉快
-
诗中“夕阳独倚水边楼”描绘的场景给人什么联想?
- A. 欢乐
- B. 孤独
- C. 繁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愁苦。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春天与社会动荡的对比。
诗词对比: 贺铸的《唤春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贺铸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往日美好的怀念与追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