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时间: 2025-01-01 12:1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李峤
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
运改城隍变,年深栋宇摧。
后池无复水,前殿久成灰。
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
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长安未央宫的旧貌与新颜,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旧时的宫殿是贤明的相国建造的,如今新的园林迎来了圣君的到来。随着命运的改变,城隍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年复一年,昔日的栋梁也已破败。后面的池塘已无水,前面的殿堂早已化为灰烬。祈风的观景台已无人识别,空留传说中的露杯。千载的心意汇聚在这里,睿智的法则如同九韵的乐章再次奏响。今日在此联章的地方,仿佛又回到了那高高的柏台上。
注释:
- 贤相:贤明的相国。
- 运改:命运改变。
- 城隍:城镇的守护神。
- 栋宇:建筑物的屋檐和结构。
- 后池:宫殿后面的池塘。
- 前殿:宫殿的前部分。
- 祈风观:用于祈求风调雨顺的观台。
- 露杯:传说中的杯子,象征着古代的祭祀。
- 宸心:皇帝的内心。
- 睿律:聪明的法则。
- 联章:指诗文的结合或对联。
- 柏台:指高耸的台阁,象征着古代的高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708-765),字君彦,号青原,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曾任官职,诗风清新雅致,内容多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是应制诗,表达了对长安故城未央宫的感叹,反映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沧桑感受。
诗歌鉴赏: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未央宫的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开头提到旧宫由贤相所筑,表明昔日的繁华与荣耀,而今随着“运改城隍变”,一切都已改变,曾经的辉煌逐渐被时间的洪流所吞没。诗中后池的“无复水”,前殿的“久成灰”,生动地描绘出宫殿的荒凉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幻。
“莫辨祈风观,空传承露杯”,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古老的观景台已无人问津,留下的只有空旷与寂寞。诗中的“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念,尽管历史的变迁不可逆转,但仍然期待着智慧与美好的法则能够在新的时代中延续。
最后一联“今日联章处,犹疑上柏台”,从回忆中回到现实,诗人似乎在柏台上思考着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可能,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宫贤相筑:旧时的宫殿是贤明的相国建造的。
- 新苑圣君来:新的园林迎来了圣明的君主。
- 运改城隍变:命运的变化使得城隍的地位也随之改变。
- 年深栋宇摧: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栋梁也已破败不堪。
- 后池无复水:后面的池塘已经没有了水,显得干涸。
- 前殿久成灰:前面的殿堂早已化为灰烬,显示出荒芜。
- 莫辨祈风观:那祈风的观景台已无人辨认,显得冷清。
- 空传承露杯:传说中的露杯也只留下空荡的传承。
- 宸心千载合:皇帝的心意在千年间依然相合。
- 睿律九韵开:聪慧的法则如同九韵的乐章再度开启。
- 今日联章处:如今在此地联章作诗,回忆往昔。
- 犹疑上柏台:仍然疑惑是否回到那高高的柏台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旧宫贤相筑,新苑圣君来”形成鲜明对照。
- 隐喻:用“露杯”象征古代祭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 夸张:表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未央宫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呈现出一种时光交错的哲思和深邃的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宫: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过去的繁荣。
- 新苑:代表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后池: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荒凉。
- 前殿:代表着权力的象征与现状的破败。
- 祈风观: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期待。
- 露杯:传承与祭祀的象征,表明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贤相”是指什么?
- A. 贞观之治的李世民
- B. 有才智的相国
- C. 皇帝本人
-
“后池无复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水的渴望
- B. 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 C. 对宫殿的赞美
-
诗中“空传承露杯”中的“露杯”象征什么?
- A. 美酒
- B. 祭祀文化
- C. 古代诗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与《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前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后者则通过宫殿的变迁,反映了唐代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共同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