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祀应祥开,鲁郊西狩回。
奇音中钟吕,成角喻英才。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若惊能吐哺,为待凤凰来。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祭祀应当祥和开阔,鲁国的郊野猎归时正好。
奇妙的音律在钟和吕之间流转,象征着杰出的人才。
画像悬挂在仙人阁上,藏书堆积在帝王的台阶里。
如果能够惊动,便将能有吐哺之能,等待着凤凰的降临。
注释:
- 汉祀:指汉朝的祭祀活动,象征着国家的祥瑞。
- 鲁郊西狩:鲁国的郊外,进行西方的狩猎,暗指文人雅士的生活。
- 钟吕:古代乐器,象征音乐与和谐。
- 成角喻英才:成角,指形成角度,用来比喻人才的培养。
- 画像临仙阁:仙阁上悬挂的画像,象征高雅的艺术。
- 藏书入帝台:书籍堆放在帝王的台阶上,象征文化的积累。
- 吐哺:指有能力的人愿意施舍,暗指贤才。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775年-835年),字子华,号白华,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太宗时期的文人,因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麟》作于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文人之间常以诗歌抒怀,表达对贤才的期待与国家的美好愿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麟》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深意的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景象,强调了国家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开篇提到的“汉祀应祥开”,不仅仅是对汉代祭祀的描绘,更象征着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接下来的“鲁郊西狩回”,则是对文人雅士生活的描写,体现了古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在诗的中间部分,李峤通过“奇音中钟吕”描绘了音乐的和谐,暗示着人才的聚集与发展。“成角喻英才”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人才如同成角的乐器一般,若能被发现与培养,将会发出更为动人的声音。
后两句则强调了文化的积累与对贤才的期待。通过“画像临仙阁”,展现了对艺术与文化的重视,而“藏书入帝台”,则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最后一句“若惊能吐哺,为待凤凰来”,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借用凤凰的意象,强调了对人才涌现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又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祀应祥开:汉代的祭祀应该是祥和而开阔的,暗示国家的繁荣。
- 鲁郊西狩回:鲁国的郊外狩猎,回归时的欢乐景象,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 奇音中钟吕:奇妙的音律在钟和吕之间流转,象征着人才的和谐与统一。
- 成角喻英才:以成角的乐器比喻杰出的人才,强调对人才的期待。
- 画像临仙阁:仙阁上悬挂的画像,象征着高雅的艺术。
- 藏书入帝台:书籍的积累,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
- 若惊能吐哺:假如惊动了,便能施舍,暗指贤才的能力。
- 为待凤凰来:期待凤凰的降临,象征着对人才的渴望与希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才比作乐器,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凤凰”等经典意象,提升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与人才的渴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对贤才的重视与对文化的崇尚,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汉祀:象征着国家的祭祀与文化传统。
- 鲁郊:指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环境。
- 钟吕:象征和谐与音乐,代表文化的积累。
- 凤凰:象征吉祥与美好,代表对人才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汉祀应祥开”中的“汉”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宋
- B. 唐
- C. 汉
- D. 明
-
“若惊能吐哺”中的“吐哺”是什么意思?
- A. 吐出食物
- B. 施舍
- C. 喝水
- D. 打猎
-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力量
- C. 吉祥与美好
- D. 敬畏
答案:
- C. 汉
- B. 施舍
- C. 吉祥与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峤的《麟》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但李峤更侧重于对人才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关注于国家的现实困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峤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