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时间: 2025-01-01 11:31:16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皇帝与边疆的臣子亲切交谈,像丝线一样温柔的言语命令着华丽的车轮。她将要嫁给一位远方的织皮匠,带着机巧的女子。心中对关山之月的怨恨,妆容因旅途的尘土而消退。唯独对那繁花似锦的李树感到惋惜,面对小榆树的春天,感到一片空虚。

注释:

  • 抚戎臣:指汉朝皇帝与边疆的臣子亲密交往,抚慰边疆民族。
  • 丝言:形容言辞温柔,像丝绸一样细腻。
  • 命锦轮:命令华丽的车轮,象征出发的旅程。
  • 弄机女:指精巧的女子,可能指的是织女。
  • 织皮人:指以织皮为业的人,象征远嫁的对象。
  • 曲怨:内心的怨恨。
  • 妆消:妆容因旅途而褪色。
  • 秾李树:盛开的李花树,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的“汉帝”可指汉朝的皇帝,反映了当时对边疆民族的重视和交往。织皮人则可能与西域的职业有关,象征着远嫁的异域文化背景。关山月通常代表离别和思乡之情,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峤,字德裕,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为特点,常常描绘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汉朝与西域的关系日渐紧密的时期写成,反映了当时的外交活动和文化交流,也表达了对远嫁公主的惋惜与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汉朝公主嫁往西域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汉帝抚戎臣”引入,展现了皇权与边疆的亲密关系,接着用“丝言命锦轮”描绘出温柔的指令与华丽的出发,既有皇家的尊贵,也有即将离别的惆怅。诗中“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勾勒出公主的无奈与决断,远嫁既是个人选择,也是政治联姻的体现。后部分的“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公主对故土的眷恋,和旅途的艰辛,妆容因尘土而消逝,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渐行渐远。最后以“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作结,李树的盛开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然而面对小榆树的春天,公主却感到一丝空虚,寓意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帝抚戎臣:描绘帝王与边疆臣子的和谐关系。
    • 丝言命锦轮:展现华丽的出行与柔和的命令。
    • 还将弄机女:指公主即将远嫁的对象。
    • 远嫁织皮人: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与个人命运的转变。
    • 曲怨关山月:表达对离别的惆怅。
    • 妆消道路尘:象征旅途的艰辛与美好的消逝。
    • 所嗟秾李树: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空对小榆春:体现对未来的迷茫与空虚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丝言”比喻温柔的言辞。
    • 拟人:将月亮赋予怨恨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远嫁公主的惋惜与祝福,同时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关系的交织,蕴含着对美好青春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汉帝:象征权力与荣耀。
  • 丝言:象征温柔和亲切。
  • 锦轮:象征华丽的出行。
  • 机女:象征聪慧与美丽。
  • 关山月:象征离别与思乡。
  • 秾李树:象征青春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丝言命锦轮”中的“丝言”比喻了什么?
    A) 严厉的命令
    B) 温柔的言辞
    C) 美丽的景象
    答案: B) 温柔的言辞

  2. “妆消道路尘”中的“妆消”是指什么?
    A) 旅途中的疲惫
    B) 美好的事物
    C) 旅途的艰辛
    答案: A) 旅途中的疲惫

  3. 该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远嫁的惋惜与祝福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B) 对远嫁的惋惜与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峤的《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现了离别与思乡之情,但李峤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国家关系的交织,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峤研究的相关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