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时间: 2025-01-01 11:41:14

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

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

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

眼中贺监文章伯,又使时人见凤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
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
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
眼中贺监文章伯,又使时人见凤毛。

白话文翻译:

饮酒时应守在子衡的家中。
客人从东边来到西楚,河流在岸边轻轻摇曳。
雪融化后,巢县的青山显露出来,雨后焦湖的春水上涨。
幸好有使君持节在身,无需老朋友再问绸袍。
我心中贺监的文章才华卓绝,又让当代人看到如凤毛般珍贵的存在。

注释:

  • 饮濡:饮酒时的情景,"濡"有湿润的意思,引申为“饮酒”。
  • 子衡君:指的是一位名叫子衡的君主,可能是特指某位有名的人物。
  • 客子:指的是来访的客人,常用于古诗中表示外来者。
  • 兀兀:形容水流的样子,意为波涛汹涌或轻轻荡漾。
  • 巢县:古县名,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
  • 焦湖:指焦湖,古代著名的湖泊。
  • 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持玉节意味着他有权威。
  • 绨袍:绨是一种丝绸,袍是长袍,表示身份的象征。
  • 贺监:贺监是指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 凤毛:比喻珍稀的事物,凤毛象征着稀有而珍贵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孝光,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生平鲜有记载,但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孝光客游西楚时,体现了诗人在游历之余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客子东来”引入,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游子情怀,表示他身处他乡,远离故土。诗中“河流兀兀舞轻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动的景象,运用生动的动词“舞”,赋予了河流以生命,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接着,诗人转向春天的气息,“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给人以希望和生机。尤其“焦湖春水高”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春水上涨的情景,还引发了对生命蓬勃发展的深思。

“赖有使君持玉节”,诗人借助地方官员的权威,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关心的回应,而“未须故旧问绨袍”则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显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物质的超然。

最后一联提到“贺监文章伯”,不仅是对贺知章的赞美,更是对才华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蕴含着深厚的感情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子东来向西楚:描绘了诗人作为客人的身份,表明他是从东边而来,前往西楚,设置了空间的对立,突显了孤独感。
  • 河流兀兀舞轻舠:河流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给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感觉,暗示了内心的宁静。
  • 雪消巢县青山出:雪融化后,青山再现,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雨后焦湖春水高:春雨滋润了湖泊,水位上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赖有使君持玉节:有权威的官员在,表明了社会的安定与安全感。
  • 未须故旧问绨袍:无需再向旧友询问生活的富贵,显示出对物质的淡薄。
  • 眼中贺监文章伯:对贺知章的赞美,表明对才华的尊重。
  • 又使时人见凤毛:喻指稀有的才华,象征着珍贵的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毛”,用凤毛比喻稀有之物,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河流形象化,赋予其“舞”的动作,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严谨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动,流动不息。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与永恒,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 春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寓意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客子东来向西楚”中的“西楚”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安
    • B. 湖北
    • C. 江苏
    • D. 四川
  2. 诗中提到的“绨袍”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身份
    • D. 友情
  3. “赖有使君持玉节”这句的主要意思是?

    • A.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B. 官员的权威带来的安全感
    • C. 对自然的感悟
    • D. 诗人对生活的忧虑

答案:

  1. B. 湖北
  2. C. 身份
  3. B. 官员的权威带来的安全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孝光研究》
  • 《李孝光诗歌选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