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1-04 09:04:26

平世何曾有稗官,乱来史笔亦烧残。

百年遗稿天留在,抱向空山掩泪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世何曾有稗官,乱来史笔亦烧残。
百年遗稿天留在,抱向空山掩泪看。

白话文翻译

在平静的时代,哪里会有稗官(小官吏)?动乱时历史的笔墨也被焚烧殆尽。
百年的遗稿仍留在天上,我抱着这些稿子对着空山默默流泪。

注释

  • 稗官:指的是小官吏或杂记官,古代专门负责记录杂事的人,通常不被重视。
  • 史笔:指历史的记载,历史书籍所用的笔。
  • 烧残:指在动乱中,历史的文献和资料被焚烧和毁坏。
  • 百年遗稿:指过去一百年间留下的文稿,尽管经历了动乱,依然存在。
  • 空山:象征孤寂和无奈的环境,暗示诗人所处的心境。

典故解析

"稗官"及其相关含义可追溯至古代对历史记载的关注,历史的真实性与记录的权威性在诗中体现出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反思。诗中提及的“天留在”暗示天命或上天的安排,诗人在悲悯中思考历史的沉浮与文献的毁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君实,号遏云,金朝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多涉及历史、人物、自然等主题,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金朝末期,正值战乱频繁、国家动荡。诗人在乱世中感受到历史的无情和文献的脆弱,表达了对历史遗留的感慨与对文人的悲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交织,折射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开篇以“平世何曾有稗官”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与思考。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在动乱中,很多历史文献被毁坏的悲惨现实。

“乱来史笔亦烧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哀,历史的记载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示。诗人在此展现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珍视,遗稿的存在象征着人类智慧的延续,但也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最后两句“百年遗稿天留在,抱向空山掩泪看”,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出一种深邃而孤独的情感。空山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描绘,更是内心孤寂的象征。诗人虽对遗稿抱有期望,但同时也无法抑制对历史悲剧的泪水,深刻体现出对历史的无奈和个体的渺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平世何曾有稗官:在太平盛世中,何曾存在那些不被重视的小官吏?反映出历史的缺失与遗忘。
    2. 乱来史笔亦烧残:在动乱时期,历史的书写也变得残缺不全,暗示历史的脆弱。
    3. 百年遗稿天留在:虽然历史文献遭到毁灭,但仍有一些遗稿留存,象征着知识的不屈。
    4. 抱向空山掩泪看:诗人怀抱着这些遗稿,面对空山,内心的悲伤无以言表。
  •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空山”象征孤寂),对仗(“百年遗稿”与“乱来史笔”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深邃与历史的无常。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人的悲悯,传递出一种对知识和历史的珍视,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稗官:象征历史的真实与权威,反映对小人物的忽视。
  • 史笔:象征历史的记录与传承,承载着过去的智慧。
  • 空山:象征孤独与凄凉,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稗官”意指什么? A. 历史学家
    B. 小官吏
    C. 文人
    D. 农民

  2. 诗人在何种情况下感到悲伤? A. 看到山水
    B. 面对历史的毁灭
    C. 与朋友分别
    D. 读书时

  3. “百年遗稿”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自然美,反映人间情感。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元好问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对历史有深刻的思考,但元好问更关注个人情感的孤独,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元好问研究》
  • 《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