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六 席上戏赠女伶文玉》
时间: 2024-09-19 20:4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珠箔舞蛮靴,
浅立氍歈宛转歌。
忽换猩袍红烛艳,
瞧科。
锦伞将军小黛蛾。
鬒发尚盘螺,
一瓣丝鞭燕尾拖。
为待情人亲解取,
谁何。
春草江南细马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个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的场景。她穿着珠帘和舞鞋,轻盈地立在舞台上,声音宛转动人。忽然,她换上了鲜艳的红衣,与烛光交相辉映,十分迷人。她手持锦伞,像个小将军,眉眼如黛,妩媚动人。她的长发盘成螺旋,拖着一条丝制的燕尾裙,显得格外优雅。她在等待爱人亲自为她解下裙带,令人心生向往。最后一句提到春草和江南,细马驮着她的期待,渗透着对爱情的渴望。
注释
- 珠箔:指用珠子做成的帘子,形容舞女的华丽。
- 蛮靴:一种舞蹈用鞋,轻便灵活。
- 氍歈:古代一种乐器,形容音乐优雅动人。
- 猩袍:红色的外衣,与烛光相映成趣。
- 锦伞:华美的伞,增加了舞女的气质。
- 小黛蛾:形容舞女的眉毛细长如小蝉,妩媚动人。
- 鬒发:指长发,盘成螺旋的发髻。
- 丝鞭:丝绸制成的裙子,燕尾拖地,显示优雅。
- 春草江南:春天的草木,江南是特指南方,意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约1560-1605),明代诗人,工于词,擅长描绘风景和人物,风格细腻典雅,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尤侗在诗中以舞女为主角,表现了那一时代对于歌舞艺术的热情和对女性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其六 席上戏赠女伶文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歌舞文化的魅力。尤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将舞女的优雅姿态和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珠箔”、“蛮靴”、“锦伞”等,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又轻盈的氛围,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场宴席的热闹与欢愉之中。
在形象的刻画上,尤侗不仅关注舞女的外貌和服饰,更关注她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对爱人的期待。最后一句“春草江南细马驮”,不仅点明了地理背景,也隐喻了春天的希望与爱情的期盼,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词更具深度,让人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箔舞蛮靴:舞女穿着华丽的舞鞋,轻盈地在屏风后面舞动。
- 浅立氍歈宛转歌:她站在舞台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演唱动人的歌曲。
- 忽换猩袍红烛艳,瞧科:她突然换上红色的外衣,烛光下显得格外迷人,令人注目。
- 锦伞将军小黛蛾:手持锦伞的舞女如同小将军,她的眉眼如黛,妩媚动人。
- 鬒发尚盘螺:她的长发盘成螺旋,显示了她的优雅与高贵。
- 一瓣丝鞭燕尾拖:她的裙子如燕尾般拖曳,增添了她的风韵。
- 为待情人亲解取,谁何:她在等待自己的爱人亲自为她解开裙带,表现出期待的情感。
- 春草江南细马驮:最后提到春草与江南,细马驮着她的期待,暗含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黛蛾”形容舞女的眉目,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夸张:对舞女的美丽和优雅进行了夸张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舞女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展现了明代歌舞文化的繁荣与女性的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箔:象征华美与奢华。
- 蛮靴:隐喻轻盈与灵动。
- 猩袍:代表热情与魅力。
- 锦伞:象征优雅与地位。
- 春草:象征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珠箔”指的是什么?
- A. 舞者的衣服
- B. 用珠子做的帘子
- C. 一种乐器
-
“小黛蛾”形容的是舞女的哪一部分?
- A. 眼睛
- B. 眉毛
- C. 嘴唇
-
诗中提到的“春草江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江南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温庭筠《柳花》
诗词对比: 尤侗的《南乡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了女性的优雅与情感,但尤侗更侧重于舞女的动态美,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时代对女性美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