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七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9 14:4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浪滚春潮。水满垂虹第四桥。双桨平移吟夜月,娆娆。波底银蛇荡万条。絮语数来朝。更唱新词按碧箫。载得小红心似箭,迢迢。旧梦重经觉路遥。
白话文翻译:
春潮涌动,花瓣如浪翻滚,水面上已经满溢,映出第四座桥的倒影。双桨轻轻划动,伴着夜月吟唱,轻柔动人。水下波光粼粼,像银色的蛇在游动。早晨的絮语悄然飘来。更有新词在碧箫的伴奏中吟唱,心中那份小小的红色情思如箭般急促,遥远的旧梦在重温时感到路途漫长。
注释:
- 花浪:花瓣在水面上起伏,像浪涛翻滚。
- 春潮:春天的潮水,象征生机与繁华。
- 垂虹:指桥的倒影在水中,像彩虹一样悬挂。
- 吟夜月:在月光下吟唱,表现出宁静和浪漫。
- 娆娆:形容轻柔美丽的样子。
- 银蛇:形容水中波光闪烁的样子。
- 絮语:轻柔而细腻的言语,或指晨间的微风。
- 碧箫:指青色的箫,象征雅致的音乐。
- 小红心:指心中细腻而急切的情感。
- 旧梦重经:重新回忆旧时的梦境,感到路途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子华,号湖帆,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细腻,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天,春潮涌动之际,吴湖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往昔情感的回忆。社会环境的动荡使得诗人对生活充满思考与感慨,情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吴湖帆的《南乡子七首 其三》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诗句开头以“花浪滚春潮”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花瓣在水中翻滚的景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春的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力量。接下来“水满垂虹第四桥”则用桥的倒影增强了画面感,仿佛让人置身于温柔的春夜。
双桨轻划的动作,伴随着吟唱的夜月,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浪漫的氛围。“娆娆”的描写使得这一幅夜景更加动人,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深情的期盼。之后“波底银蛇荡万条”,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展现出春水的灵动与生机。
“絮语数来朝”一句,表现了晨曦中轻柔的风声,似乎在传递着一种细腻的情感。同时“更唱新词按碧箫”则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悦耳,引导出诗人内心的波动。最后两句“载得小红心似箭,迢迢”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心中那份急切的思念与追寻。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浪滚春潮:春天的潮水带动着花瓣翻滚,生动描绘了春的气息。
- 水满垂虹第四桥:桥的倒影在水中,形成美丽的画面,暗示春水的丰盈。
- 双桨平移吟夜月,娆娆:轻柔的桨声伴随着月光吟唱,表现出宁静而优雅的夜晚。
- 波底银蛇荡万条:水下波光闪烁,如同银色的蛇在游动,象征生命的灵动。
- 絮语数来朝:早晨的细语轻轻传来,增添一份温柔的气息。
- 更唱新词按碧箫:在碧箫的伴奏下吟唱新词,表达新情感的涌现。
- 载得小红心似箭,迢迢:心中情感如箭般急促,表现思念的强烈。
- 旧梦重经觉路遥:重温旧梦,感到路途的遥远,流露出对过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底银蛇”,将水下的波动比作银色的蛇,生动形象。
- 拟人:如“絮语数来”,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让诗句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载得小红心似箭,迢迢”,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情感的细腻思考,以及对旧时回忆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热爱,也有对过去的追忆,使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浪: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 春潮: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无尽的希望。
- 夜月:象征浪漫与宁静的情感。
- 银蛇:表现水的灵动与神秘。
- 碧箫:象征高雅的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 小红心:象征细腻而急促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春潮”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机与繁华
- B. 思念与忧伤
- C. 自然的变化
- D. 生活的压力
-
“波底银蛇荡万条” 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旧梦的怀念?
- A. 花浪
- B. 小红心
- C. 夜月
- D. 旧梦重经
答案:
- A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吴湖帆的作品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后者则展现出豪放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吴湖帆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古诗词的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