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雨又时雨,苏州仍秀州。
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
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
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
白话文翻译:
梅雨又时下,苏州依然秀美。
旅途中已经没有六月的感觉,农事却已进入三秋。
云层厚重,鸿雁飞过,烟波中白鸥隐没。
在这衰败的年份,我对你感到羞愧,什么时候才能解脱于物役之中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雨:指每年梅子成熟时节,通常在初夏,常伴随降雨。
- 秀州:指苏州,以秀美著称。
- 客行:客居他乡的旅人。
- 三秋:指秋季的三个阶段,农事繁忙的象征。
- 云气深鸿雁:指云层浓厚,鸿雁飞过,表现出一种沉重的气氛。
- 烟波:水面上升起的烟雾,景象朦胧。
- 白鸥:指海鸥,象征自由与洒脱。
- 衰年:意指收成不好、生活艰难的一年。
- 物役:生活中的繁杂事务。
典故解析:
诗中涉及的“梅雨”常与江南地区的气候有关,而“鸿雁”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乡之情。“衰年”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慨,表明了对社会和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字子贞,号白石,出身于江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雨季节,诗人行旅苏州,感慨于梅雨中的秀美景象与农事的辛劳,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自省与不安。
诗歌鉴赏:
在《苏秀道中大雨》中,曾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季节的苏州,展现了江南特有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首联以“梅雨又时雨”引入,展现了梅雨的频繁与苏州的秀美,透出一种柔和的情感。接着“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将个人的旅途与农事的繁忙对比,暗示了日月轮转中的无奈与焦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似乎表达着诗人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最后一句“衰年惭愧汝,物役几时休”则道出了诗人的忧虑与对生活的反思,表现出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追问。
整体而言,诗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雨又时雨:梅雨季节再次来临,雨水频繁。
- 苏州仍秀州:苏州依旧如昔,风景秀丽。
- 客行无六月:旅途上已无六月的气息,日子在流逝。
- 农事有三秋:而农事却如同三秋一般繁忙,暗示生活的艰辛。
- 云气深鸿雁:厚重的云层中,鸿雁飞过,象征着离愁。
- 烟波没白鸥:烟波浩渺中,白鸥消失,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 衰年惭愧汝:在这一年里,我对你感到羞愧,反映出自己的不安。
- 物役几时休:生活中的事务何时才能得以解脱,表达了对生活的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波没白鸥”,将景象与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自省,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发出了对生活中繁杂事务的深刻叹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生命中的多变与不可预测。
- 鸿雁:象征离别、思乡和孤独感。
- 白鸥:象征自由与洒脱,反映诗人对逃离现实的渴望。
- 云气、烟波: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中“客行无六月”的意思是什么?
- A. 旅途上没有六月的景象
- B. 六月已经过去
- C. 六月的景象如同秋天
- D. 六月的天气非常好
-
诗的最后一句“物役几时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生活的无奈与苦恼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他人的愧疚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曾几的这首《苏秀道中大雨》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与生活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思乡之情。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着重的侧面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