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时间: 2025-01-04 08:3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白话文翻译:
汉朝国内长期太平,各国君王都来朝拜。 天马常常衔着苜蓿花,胡人每年进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刚刚成熟,早上离开象郡晚上就到了函关。 大雁飞不到桂阳岭,马儿跑得快先过了林邑山。 甘泉宫的果实挂在仙阁上,日暮时分无人时香气自然飘落。 远处的物品都显得重要,近处的物品却显得轻薄,鸡虽有德行却不如鹤。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家:指汉朝。
- 海内:指国内。
- 承平:长期太平。
- 万国:各国。
- 戎王:指各国的君王。
-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天马:传说中的神马。
- 苜蓿花:一种植物,古代用作马的饲料。
- 胡人: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 荔枝:一种水果。
- 象郡:古代地名,今广西一带。
- 函关:函谷关,古代重要关隘。
- 桂阳岭:地名,今湖南一带。
- 林邑山:地名,今越南一带。
- 甘泉:指甘泉宫,古代皇家园林。
- 御果:皇家园林中的果实。
- 仙阁:指皇家园林中的高阁。
- 远物:远处的物品。
- 近皆轻:近处的物品显得轻薄。
- 鸡虽有德:鸡虽有德行。
- 不如鹤:不如鹤高贵。
典故解析:
- 天马常衔苜蓿花:引用古代神话中的天马,象征汉朝的强盛和繁荣。
- 胡人岁献葡萄酒:反映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
- 五月荔枝初破颜:描绘荔枝成熟的景象,象征丰收和美好。
- 朝离象郡夕函关:形容汉朝疆域辽阔,交通便利。
- 雁飞不到桂阳岭:形容桂阳岭的高远,雁飞不到,象征边远之地。
- 马走先过林邑山:形容马的速度快,象征汉朝的军事力量。
- 甘泉御果垂仙阁:描绘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
- 远物皆重近皆轻:表达作者对远近物品的不同看法,寓意深远。
- 鸡虽有德不如鹤:比喻德行虽好,但不如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社会风貌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的繁荣景象和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反映了作者对汉朝强盛和太平盛世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朝繁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汉朝强盛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等,生动地描绘了汉朝的繁荣和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远近物品的不同看法,以及对高贵品质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 描绘汉朝国内长期太平,各国君王都来朝拜的景象。
-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 引用天马和苜蓿花的典故,象征汉朝的强盛和繁荣;胡人岁献葡萄酒,反映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
-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 描绘荔枝成熟的景象,象征丰收和美好;朝离象郡夕函关,形容汉朝疆域辽阔,交通便利。
-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 形容桂阳岭的高远,雁飞不到,象征边远之地;马走先过林邑山,形容马的速度快,象征汉朝的军事力量。
-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 描绘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甘泉宫的果实挂在仙阁上,日暮时分无人时香气自然飘落。
-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 表达作者对远近物品的不同看法,寓意深远;鸡虽有德不如鹤,比喻德行虽好,但不如高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马常衔苜蓿花”,将天马比喻为汉朝的象征。
- 拟人:如“日暮无人香自落”,赋予香气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远物皆重近皆轻”,形成对比,突出远近的不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繁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汉朝强盛的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远近物品的不同看法,以及对高贵品质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马:象征汉朝的强盛和繁荣。
- 苜蓿花:象征汉朝的富饶和繁荣。
- 葡萄酒:象征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
- 荔枝:象征丰收和美好。
- 桂阳岭:象征边远之地。
- 林邑山:象征汉朝的军事力量。
- 甘泉宫:象征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
- 仙阁:象征皇家园林的高贵和神秘。
- 鸡:象征德行。
- 鹤:象征高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马常衔苜蓿花”象征什么? A. 汉朝的强盛和繁荣 B. 汉朝的军事力量 C. 汉朝的文化繁荣 D. 汉朝的经济繁荣
- 诗中提到的“胡人岁献葡萄酒”反映了什么? A. 汉朝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 B. 汉朝的军事征服 C. 汉朝的文化交流 D. 汉朝的经济贸易
- 诗中提到的“五月荔枝初破颜”象征什么? A. 丰收和美好 B. 战争和破坏 C. 贫困和苦难 D. 疾病和灾难
- 诗中提到的“远物皆重近皆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看法? A. 对远近物品的不同看法 B. 对远近物品的相同看法 C. 对远近物品的无所谓态度 D. 对远近物品的厌恶态度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边塞风光和战士的豪情。
- 杜甫的《春望》:抒发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鲍防的《杂感》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汉朝的强盛,但《杂感》更多地展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而《出塞》则更多地描绘了边塞的艰苦和战士的豪情。
- 鲍防的《杂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但《杂感》更多地展现了汉朝的繁荣和与周边民族的友好交往,而《春望》则更多地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优秀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 《唐代诗歌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点,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