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长安,二月时,玄鸟初至禖祠。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更有曲江胜地,此来寒食佳期。
白话文翻译: 怀念长安,二月时分,玄鸟初次飞至禖祠。宫中的黄莺唱着百转千回的歌,羽毛如绣;千条柳枝在御花园中摇曳,如同黄丝。更有曲江这一胜地,此时正是寒食节的佳期。
注释:
- 玄鸟:指燕子。
- 禖祠:古代祭祀燕子的祠堂。
- 百啭:形容鸟鸣声多变。
- 绣羽:形容鸟羽色彩斑斓,如绣花般美丽。
- 御柳:宫廷中的柳树。
- 黄丝:形容柳枝柔软如黄色的丝线。
- 曲江:长安城外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寒食的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防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长安二月景色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故都的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远离长安,怀念故都之时,通过描绘二月的长安春景,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忆长安”为主题,通过对二月长安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都的深切怀念。诗中“玄鸟初至禖祠”一句,既点明了时节,又通过玄鸟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百啭宫莺绣羽,千条御柳黄丝”则进一步以宫莺的歌声和御柳的柔美,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生机盎然。最后提到“曲江胜地”和“寒食佳期”,更是将长安的美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长安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长安,二月时”: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怀念,并指明了时间。
- “玄鸟初至禖祠”:通过玄鸟的到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 “百啭宫莺绣羽”:以宫莺的歌声和美丽的羽毛,形容春天的生机。
- “千条御柳黄丝”:用御柳的柔美,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 “更有曲江胜地”:提到曲江,增加了诗歌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 “此来寒食佳期”:结合寒食节,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绣羽”形容宫莺的羽毛美丽如绣花,“黄丝”形容柳枝柔软如黄色的丝线。
- 拟人:如“百啭宫莺”赋予宫莺以人的歌唱能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长安二月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都的深切怀念和对春天的喜爱。
意象分析:
- 玄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宫莺: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御柳:象征春天的柔美和生机。
- 曲江:象征长安的美景和文化。
- 寒食:象征传统节日和家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玄鸟”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鹰 C. 鸽子 D. 鹤
-
“百啭宫莺绣羽”中的“百啭”形容的是什么? A. 鸟的羽毛 B. 鸟的歌声 C. 鸟的飞行 D. 鸟的姿态
-
诗中提到的“曲江”是长安的什么地方? A. 宫殿 B. 市场 C. 风景区 D. 学校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但情感更为沉痛;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边塞的苍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