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时间: 2025-01-01 11:5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唐代:李嘉祐
开士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
炉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
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
白话文翻译
开士相逢在傍晚饮茶,高楼并肩坐着眺望三巴。
青山翠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劫难,清江流水不知流尽了多少沙粒。
炉烟四处弥漫着香气似竹子,溪水细雨天天滋润着花朵。
道理的胜利自然带来长久的法喜,应该让迁客感受到小沩的美好。
注释
- 开士:指有修养的人,通常指士人。
- 三巴: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 碧嶂:指青翠的山峰。
- 劫石:指经历的磨难。
- 恒沙:形容数量极多,取自佛教用语。
- 炉烟:指香火的烟雾。
- 慈竹:形容竹子清香、温和。
- 法喜:指修道得道后的喜悦。
- 迁客:指因故迁移的客人。
典故解析
“道胜自然长法喜”中的“道”指道教或佛教的教义,强调修道的快乐与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公元?-约840年),唐代诗人,著有多首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常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与崔少府相聚时,借茶会之机,表达对友人和自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傍晚,诗人和友人相聚在高楼之上,借茶会友,凭栏远眺。诗中以“开士相逢”开篇,显示出两位修士的高雅情趣。接着描述三巴的辽阔与碧嶂的雄伟,展现出自然的壮丽景色。
作者通过对“碧嶂”“清江”的描写,反映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仿佛在说,经历再多磨难,依然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后两句则转向对生命的思考,香气弥漫的炉火和润泽花朵的溪雨,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应令迁客小沩华”,既是对友人的寄托,也是对迁客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士相逢暮饮茶:晚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饮茶畅谈。
- 高楼并坐望三巴:在高楼上并肩眺望三巴的壮美景色。
- 碧嶂不知何劫石:青山经历了多少磨难,无法追溯。
- 清江流尽几恒沙:清澈的江水流淌,沙粒也随之消逝。
- 炉烟处处香慈竹:四处的香烟如竹子般清香。
- 溪雨朝朝润觉花:溪水和细雨滋润着花朵,每天都在生长。
- 道胜自然长法喜:道理的胜利带来长久的快乐。
- 应令迁客小沩华:希望迁客能感受到小沩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开士相逢”与“高楼并坐”,形成工整的对称。
- 拟人:如“清江流尽几恒沙”,赋予江水生命感。
- 比喻:将炉烟比作香竹,传达了宁静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命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开阔的视野。
- 清江: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流逝。
- 炉烟:象征生活的温馨和宁静。
- 溪雨:象征滋润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高楼”象征什么? A. 志向
B. 繁华
C. 朋友
D. 自然 -
“碧嶂不知何劫石”中的“碧嶂”指什么? A. 青山
B. 江水
C. 竹子
D. 花朵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自然
C. 人生哲理
D. 以上皆是
答案
- A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九龄》: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嘉祐的这首诗都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地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嘉祐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