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骨云根惨澹愁,宿烟封著未全收。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松江岸边的景象。诗人感受到霜冷的骨骼,云雾缭绕,心中充满了愁绪。宿夜的烟雾还未完全散去,等待着归去时能与人交流文辞。最终,诗人将松江岸的秋景描绘出来。
注释:
- 霜骨:指因霜寒而显得苍白的骨头,形容寒冷、凄凉的感觉。
- 云根:云雾的根基,形容云雾环绕的情景。
- 惨澹愁:惨淡而忧愁,表达诗人的心情。
- 宿烟:过夜的烟雾,指早晨还未散去的雾气。
- 全收:完全散去。
- 文通:指文学交流或沟通,表达与他人讨论文学的愿望。
- 松江:松江是指松江流域,秋天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士衡,号龟蒙,生于晚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见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松江游历时,感受到秋天的凄凉与美丽,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松石晓景图》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晨曦时分松江岸的景致。诗的开头“霜骨云根惨澹愁”以冷峻的意象引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似乎在描绘着自然的严酷与人心的脆弱。接着“宿烟封著未全收”,通过烟雾的意象,增添了神秘感和时空的交错,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最后两句“将归与说文通后,写得松江岸上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与他人分享自己对这幅秋景的感受,显示出他对文学交流的渴望与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意蕴丰富,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令人深思。尤其在唐代诗歌中,具备如此浓厚的情感与自然描写,显得尤为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骨云根惨澹愁”:描绘了秋天早晨的寒冷,霜打在骨头上,衬托诗人的忧愁。
- “宿烟封著未全收”:描绘了晨雾未散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
- “将归与说文通后”: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显示出对交流的渴望。
- “写得松江岸上秋”:总结了诗的主题,描绘松江秋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霜骨”比喻寒冷的感觉,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宿烟似乎有意识地封住了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松江景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借助文学的形式,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寒冷、孤独。
- 云:代表迷雾、神秘。
- 烟:寓意过往、时间。
- 松江: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霜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温暖
- B. 寒冷
- C. 快乐
- D. 迷惘
-
诗人希望与谁“说文通”?
- A. 自己
- B. 自然
- C. 朋友
- D. 家人
-
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夏天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秋天为主题,表现出山中宁静与自然之美,情感更为宁静。
- 杜甫《秋兴八首》:则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情感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陆龟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