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瑞莲一茎三花》

时间: 2025-01-17 09:33:09

山水芙蓉不染沙,林塘谁□并头花。

孤根色拥貌姑雪,两蕊斜悬□浦霞。

明月叶浓露欲坠,清风香透日初斜。

休徵□□无消息,几对南薰望太华。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状元瑞莲一茎三花
作者: 侯应遴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水芙蓉不染沙,
林塘谁并头花。
孤根色拥貌姑雪,
两蕊斜悬浦霞。
明月叶浓露欲坠,
清风香透日初斜。
休徵无消息,
几对南薰望太华。


白话文翻译:

山水之间的芙蓉花清白无瑕,不沾染一丝沙尘,
林塘中又有谁与我并肩绽放花朵?
孤独的根茎妆点着如雪的花瓣,
两朵花蕊斜悬在水边的霞光中。
明亮的月光下,叶子丰盛,露珠欲滴,
清风送来香气,正值初日斜照。
我不再期待你的消息,
只剩几对南风,仰望那遥远的华山。


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比喻清丽的女子。
  • 不染沙:形容花朵纯洁无瑕。
  • 孤根:指花的根茎,暗示孤独。
  • 貌姑雪:形容花瓣如雪般洁白。
  • 两蕊斜悬:花蕊悬挂的姿态,意指花的娇美。
  • 浦霞:水边的霞光,描绘自然的美景。
  • 明月叶浓:月光下树叶繁茂,景象生动。
  • 露欲坠:露珠似乎快要落下,暗含时光流逝。
  • 休徵无消息:不再期待消息,表达失落之情。
  • 南薰望太华:南风吹拂,仰望华山,象征着梦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应遴,明代著名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创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侯应遴的中年时期,正值他人生与事业的关键阶段。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状元瑞莲一茎三花》无疑是一首充满画面感与情感深度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山水芙蓉不染沙”展现了自然的纯净与美好,借用荷花的形象引入,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一种不受污染的天真。接着,诗人提到“孤根色拥貌姑雪”,既表现了花的洁白如雪,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明月叶浓露欲坠,清风香透日初斜”展现了一个静谧的清晨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清新空气中夹杂着的花香。这种清新与孤独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厚度。

最后两句“休徵无消息,几对南薰望太华”则是整首诗的情感转折,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不再期待的无奈,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变化的感慨,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水芙蓉不染沙:描绘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环境,突出了荷花的纯净。
  • 林塘谁并头花: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叹身边无人共享这份美好。
  • 孤根色拥貌姑雪:孤独的根茎,衬托出花朵的美丽,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美。
  • 两蕊斜悬浦霞:花蕊的姿态与水边的霞光形成优美的画面。
  • 明月叶浓露欲坠:月光下的树叶浓密,露珠即将滴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清风香透日初斜:清晨的风带来了花香,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休徵无消息: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与失落。
  • 几对南薰望太华:在南风的吹拂中仰望华山,象征着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雪,突出其洁白无瑕。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美与孤独展开,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寻,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纯洁、美丽的女子。
  • 孤根:代表孤独与坚韧。
  • 明月:象征清明与宁静。
  • 南薰:暗喻思念与追求的心情。
  • 太华:象征理想与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水芙蓉”指代的是什么? A. 荷花
    B. 玫瑰
    C. 菊花
    D. 桃花

  2. “孤根色拥貌姑雪”中的“姑雪”指代的是: A. 雪的颜色
    B. 花瓣的洁白
    C. 雪境的景象
    D. 冬天的寒冷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自然
    B. 朋友
    C. 理想
    D. 远方的山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陶渊明)与《状元瑞莲一茎三花》均描绘了理想与自然的和谐,但前者更注重理想社会的描绘,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