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下荒庭意已阑,一枝红药坐中看。
东风不息成何事,又醖春阴作夜寒。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走下这荒凉的庭院,但心意已经迟滞不前。
在庭中静坐,欣赏着一枝盛开的红药花。
东风不断吹来,这样的情景又意味着什么呢?
春天的阴霾使得夜晚更加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荒庭:指荒凉的院落,象征孤独和萧条。
- 意已阑:心意已迟,表示对某事的无奈和停滞。
- 红药:指红色的药草,这里暗指美好的春光和生命的气息。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醖:酝酿,指一种逐渐形成的状态。
- 春阴:春天的阴云,表示春天的阴沉和寒冷。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东风”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淡雅,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晚,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隐隐感到孤独和寒冷,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庭院和春天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走出荒凉的庭院,却又因内心的迟疑而无法行动的无奈。这种无奈不仅是对环境的感受,更是对生活状态的反思。接下来的描写中,红药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然而东风的吹动却让人思考春天究竟能带来什么。诗人通过“又醖春阴作夜寒”的对比,传达了春天的阴霾让夜晚变得寒冷的感受,暗示着生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诗中的意象既有生机盎然的一面,又有阴沉寒冷的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下荒庭意已阑:表达诗人想要走出荒凉庭院的强烈愿望,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情感上显得无比沉重。
- 一枝红药坐中看:在这荒凉的环境中,诗人却被一枝红药花吸引,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存在。
- 东风不息成何事:诗人发问,东风不停地吹来,是否意味着什么?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
- 又醖春阴作夜寒:春天的阴云不断酝酿,使得夜晚更加寒冷,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实际生活的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东风与生命的活力相联系,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 对仗:在“春阴”和“夜寒”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庭:象征孤独、寂寞的境地。
- 红药:生命的美好和希望的象征。
- 东风: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 春阴:阴沉的天气,反映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荒庭”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和谐 -
“一枝红药”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历史的沧桑
C. 失落的梦想 -
诗中提到的“东风”代表了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春天的来临
C. 寒冬的逼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与人生的思考。
- 李白《静夜思》:对孤独的深刻体悟与情感流露。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李白的作品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王之道更强调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