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琉璃潭上新秋月,
清净泉中智惠珠。
不似本宗疏二教,
许过云壑访潜夫。
白话文翻译:
在琉璃般清澈的潭水上,挂着一轮新秋的明月;
在清净的泉水中,仿佛有智慧与财富的明珠。
这并不像我所学的宗教和二教那样疏远,
我愿穿越云雾山壑,去拜访那隐居的智者。
注释:
- 琉璃:指清澈透明的水。
- 潭:深水池。
- 智惠珠:比喻智慧和财富的象征。
- 本宗:指作者所信奉的宗教或哲学。
- 疏二教:可能指对宗教教义的疏远或不理解。
- 云壑:云雾缭绕的山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职于朝廷。李涉以山水田园诗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涉隐居于山中时写就,表达了他对智慧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宗教教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酬举生许遇山居》是李涉以山水为背景,寄托了他对智慧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开头以“琉璃潭上新秋月”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澈的秋夜,明月映照在潭水之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清净泉中智惠珠”则暗示了在这清澈的泉水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财富,象征着内心的丰盈与智慧的启迪。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作者对宗教与哲学的反思,“不似本宗疏二教”表达了对现有教义的怀疑与疏远,而“许过云壑访潜夫”则展现了他愿意追寻更深的智慧,去探访那些隐居的智者,寻找更为真实的信仰与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智慧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琉璃潭上新秋月:清澈的潭面上映着新秋的明月,传达了宁静与清新的气氛。
- 清净泉中智惠珠:泉水中映照出的珠子象征智慧与财富,暗指内心的智慧与精神的富足。
- 不似本宗疏二教:表达对传统宗教教义的疏远和批判,显示出作者对宗教的思考。
- 许过云壑访潜夫:强调了作者对隐士的向往,愿意穿越艰难的山壑,去寻求更深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智慧比作泉中的珠子,生动形象。
- 对仗:如“琉璃潭”与“清净泉”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智慧的追求与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传统宗教教义的思考及对隐居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 琉璃潭:象征着清澈与纯净,寓意内心的宁静。
- 新秋月:代表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带来宁静的光辉。
- 智惠珠:寓意智慧与财富,象征内心的充实与智慧的启迪。
- 云壑:象征着探索与追求,代表着寻求真理的艰难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琉璃潭”象征什么?
- A. 灰暗的生活
- B. 清澈与纯净
- C. 繁华的城市
-
“智惠珠”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内心的智慧
- C. 外在的成功
-
诗人对宗教的态度是?
- A. 赞同
- B. 疏远
- C.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涉的这首诗在意象上更侧重于内心的智慧与宁静,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两者都展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李涉更强调内心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