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
时间: 2025-01-04 12:09: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
——范成大
神仙懒学古浮丘,
祖意慵参老赵州。
四壁尘埃心似水,
一生风露鬓先秋。
病衰谨谢吴中客,
技拙甘同楚国优。
斥鴳蓬蒿元自足,
世间何必卧高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头提到神仙懒得去学习古代的浮丘(指的是古代的仙人),而自己也懒得去参拜老赵州(指的是禅宗大师赵州从谂)。四周的尘埃让我心如止水,一生经历的风露已经让我的鬓发先行变白。对吴中的客人我因病衰而心存感激,虽然技艺拙劣,但也乐意与楚国的优雅之士为伍。斥鴳(野鸭)和蓬蒿(野草)本就自得其乐,何必在世间追求高楼大厦的奢华?
注释
- 古浮丘: 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象征超脱于世俗。
- 老赵州: 指赵州从谂,唐代著名禅宗大师,以机智的问答著称。
- 四壁尘埃: 形容环境的肮脏,也可以指内心的烦恼。
- 风露: 风雨露水,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 病衰: 生病和衰老,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
- 吴中客: 指来自吴地的文人,此处可能是指交友。
- 楚国优: 意指楚地的歌舞伎,象征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 斥鴳: 野鸭,象征自然中的自由。
- 蓬蒿: 野草,象征朴素与自然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复,号石湖,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内容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在经历了个人与社会的压力后,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然的语气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神仙和古代名士的比喻,表现出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的不屑,表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诗中“心似水”一句,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尘埃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作者内心的清明和淡泊。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通过描绘生活的艰辛和个人的病衰,表现出对世俗交往的淡然,似乎在告诉读者,虽然身处病痛与衰老之中,但仍愿意与有才之士为伍,享受那份艺术的乐趣。最后两句提到斥鴳和蓬蒿,象征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薄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神仙懒学古浮丘: 表达对追求名利的漠然,神仙也懒得学习古人的浮名。
- 祖意慵参老赵州: 指出自己对名士的无动于衷,反映内心的惬意。
- 四壁尘埃心似水: 描绘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肮脏形成对比,表现出不被世俗困扰的心理。
- 一生风露鬓先秋: 感慨岁月流逝,身体的病痛与衰老。
- 病衰谨谢吴中客: 对友人的感谢,反映出病中的谦逊。
- 技拙甘同楚国优: 表示虽技艺不高,但乐于与他人分享生活的乐趣。
- 斥鴳蓬蒿元自足: 生活的朴素与自然的自在。
- 世间何必卧高楼: 质疑追求高处的必要,强调内心的满足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 “心似水”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 整体结构和句式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 “世间何必卧高楼”,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世俗名利的拒绝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自然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 代表超脱的理想境界。
- 尘埃: 象征世俗的烦扰与纷扰。
- 风露: 代表艰辛的生活和岁月。
- 斥鴳: 自然生活的象征,体现自在与朴素。
- 高楼: 象征世俗的荣华富贵,反映了对物质的看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赵州”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赵州从谂
- B. 赵匡胤
- C. 赵普
-
“四壁尘埃心似水”中的“水”比喻什么?
- A. 流动的心情
- B. 内心的宁静
- C. 不易捕捉的情感
-
诗中“世间何必卧高楼”的意思是:
- A. 追求高处的生活是必要的
- B. 生活在高楼中是快乐的
- C. 追求物质生活并不重要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归园田居》——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风格清新。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诗作更直接描绘隐逸生活,情感更为浓烈,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