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微雨》

时间: 2025-01-14 05:01:27

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

疏影未藏千里树,

远阴微翳万家楼。

青罗舞袖纷纷转,红脸啼珠旋旋收。

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春微雨 李山甫 〔唐代〕

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 疏影未藏千里树,远阴微翳万家楼。 青罗舞袖纷纷转,红脸啼珠旋旋收。 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奇怪的是黄莺和蝴蝶似乎凝结了忧愁,不知不觉中看着花朵时头上的露水暂时湿润了。 稀疏的树影还未完全遮蔽千里之外的树木,远处的阴影微微遮蔽了万家楼阁。 青色的罗裙舞动着袖子纷纷转动,红色的脸庞上泪珠旋转着收起。 在干旱的年份仍然需要教导救助万物,为何要像雨水一样喜欢风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怪来:奇怪的是。
  • 凝愁:凝结了忧愁。
  • 疏影:稀疏的树影。
  • 远阴:远处的阴影。
  • 微翳:微微遮蔽。
  • 青罗:青色的罗裙。
  • 舞袖:舞动着袖子。
  • 红脸:红色的脸庞。
  • 啼珠:泪珠。
  • 旋旋收:旋转着收起。
  • 岁旱:干旱的年份。
  • 济物:救助万物。
  • 为霖:像雨水一样。
  • 何事:为何。
  • 爱风流:喜欢风流。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涉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此诗描绘早春微雨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早春时节,诗人通过对微雨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岁旱且须教济物”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救助万物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早春微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怪来莺蝶似凝愁”,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莺蝶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树影、楼阁、舞袖、泪珠的描绘,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救助万物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怪来莺蝶似凝愁”: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莺蝶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
  2. “不觉看花暂湿头”:描绘了诗人在微雨中看花的情景,头上的露水暂时湿润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感。
  3. “疏影未藏千里树”:通过对树影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树木的稀疏状态。
  4. “远阴微翳万家楼”:描绘了远处的阴影微微遮蔽了万家楼阁,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早春图景。
  5. “青罗舞袖纷纷转”:通过对舞袖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人们的活动。
  6. “红脸啼珠旋旋收”:通过对泪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
  7. “岁旱且须教济物”: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救助万物的责任感。
  8. “为霖何事爱风流”:对个人行为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怪来莺蝶似凝愁”,赋予莺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疏影未藏千里树,远阴微翳万家楼”,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红脸啼珠旋旋收”,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微雨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救助万物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花:象征着美丽和生命的短暂。
  • 树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深远。
  • 楼阁:象征着人类的生活和活动。
  • 舞袖:象征着人们的欢乐和活动。
  • 泪珠:象征着情感的流露和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怪来莺蝶似凝愁”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岁旱且须教济物”一句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社会的关注 C. 对个人的反思
  3. 诗中“红脸啼珠旋旋收”一句中的“啼珠”指的是什么? A. 露水 B. 泪珠 C. 雨水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山甫《早春微雨》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春天景色,但李诗更多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而杜诗则更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