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思台 李山甫 〔唐代〕 君父昏蒙死不回,谩将平地筑高台。 九层黄土是何物,销得向前冤恨来。
白话文翻译: 君王昏庸至死不悔改,徒劳地在平地上筑起高台。 九层黄土究竟是何物,能消解前来的冤屈和怨恨。
注释:
- 君父:指君王,古代对君主的尊称。
- 昏蒙:昏庸,愚昧。
- 谩:徒劳,白费。
- 九层黄土:指高台的土层,这里象征着君王的权威和统治。
- 销得:消解,消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深沉之思。此诗通过对“望思台”的描写,表达了对君王昏庸无能的批判和对民众冤屈的同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某些昏庸君王的统治有关,诗人通过“望思台”这一象征物,抒发了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望思台”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民众的苦难。首句“君父昏蒙死不回”直接点出了君王的昏庸无能,至死不悔改。次句“谩将平地筑高台”则通过“谩”字表达了这种行为的徒劳无功。后两句“九层黄土是何物,销得向前冤恨来”则进一步通过“九层黄土”象征君王的权威和统治,而“销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权威能否真正消解民众冤屈的怀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昏庸君王和民众苦难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君父昏蒙死不回”:直接批判君王的昏庸,至死不悔改。
- 次句“谩将平地筑高台”:通过“谩”字表达这种行为的徒劳无功。
- 后两句“九层黄土是何物,销得向前冤恨来”:通过“九层黄土”象征君王的权威和统治,而“销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权威能否真正消解民众冤屈的怀疑。
修辞手法:
- 象征:通过“九层黄土”象征君王的权威和统治。
- 反问:“九层黄土是何物”通过反问加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昏庸君王的批判和对民众冤屈的同情,通过对“望思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对民众苦难的关怀。
意象分析:
- 九层黄土:象征君王的权威和统治,同时也象征着民众的苦难和冤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君父”指的是什么? A. 君王 B. 父亲 C. 君王的父亲
- “九层黄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君王的权威 B. 民众的苦难 C. 高台的土层
- 诗中的“销得”是什么意思? A. 消解 B. 销售 C. 消失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登高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怀。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李山甫的《望思台》:两者都通过对高处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怀。
- 白居易的《卖炭翁》与李山甫的《望思台》:两者都通过对民众苦难的描写,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